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92篇
社会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伤逝>一直被认为是最难阐释的鲁迅小说文本,这跟他1925年前后的思想转化有关.虽然他仍坚持着韧性的生命哲学,但青年的沉沦和伤害也使他对长期坚守的进化论产生了怀疑,对寄予希望的青年甚至产生了复仇的冲动.从阿随的命名和结局可以看到涓生和子君之间的人性隔膜和他们爱情悲剧的内因--隔膜中的复仇.对于人与人之间永不停息的复仇,鲁迅借涓生和子君的形象表达了深深的忏悔.  相似文献   
2.
忏悔是人类独有的思考方式,是对无罪之罪的自我发现和道义承担。在道德公识、信仰、良知三种缘由指称下的忏悔实际上完成了有罪个体从"本我"到"自我"再到"超我"的人格飞跃,显示出自我疗救的价值意义。忏悔作为文学创作的主题,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精神向导的作用,方兴未艾的新世纪文学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可贵品质,显示出文学救济人心的现世功用。  相似文献   
3.
张纯如在强烈的个体意识驱使下选择揭开南京大屠杀的史实真相,运用战争亲历者的回忆重现血腥残暴的屠杀事实,探析人性之渊。同情和人道主义在战争期间的展现很值得深究。书中关于人性的呈现是朦胧而有张力的,尤其是两个参战士兵在战后不彻底的忏悔与反思,透析出忏悔意识停留在初级阶段。但是,在这里忏悔精神体系的建构是运用物质的外化,这种程度的人道主义只能称其为闪现。  相似文献   
4.
《南京!南京!》对现行的讲述和颠覆不是无意的,是刻意为之。我是一个电影研究者,接受了系统的电影知识和理论学习,我知道哪种语言是安全的,现在出现的这种结果是刻意的,也许我们会走得极致,却是我们刻意的颠覆。我的团队做好了万箭穿心的准备,就当是草船借箭,当然也可能是被射死。我是一个坚决的民族主义者,我是带着剧烈的仇恨来做这部电影的,但我走到今天是史实教育了我,  相似文献   
5.
西方现代传记的忏悔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精神分析理论影响下,西方现代传记对传主的忏悔意识和愧疚感有一种敏锐关注。不同于古代及近代传记作品对传主的愧疚感和忏悔行为的单纯描绘和记录,现代传记将探索的触角深入到传主的意识深处乃至无意识层面。现代传记对愧疚和忏悔的深度解释和叙事表现可以看作是传记家与传主之间关于真实人性的深度对话,现代传记的忏悔叙事也因此具有了重要的认识价值和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体验的角度来看,鲁迅的<狂人日记>其实是一个民族的自我发现、自我忏悔和对自身的反叛.无疑是一声巨雷,它震醒了世界.  相似文献   
7.
在湖南省女子监狱的高墙内,关押着一批昔日的官夫人。她们通过学习、劳动逐步认识到了自己所犯罪行的严重性,一一道出了内心深处的忏悔……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国文学的主题多重性决定了其张扬的意识的多重性。在它曾宣扬过的众多意识中 ,现代意识、忧患意识和忏悔意识是其核心意识。社会的变革导致文学的主题、内容、形式大变革 ,载体与对象的变化也导致意识如走马灯般转换 ,但现代文学的性质未变 ,故此三种意识一以贯之地体现在现代任何作家的思想及其作品中 ,表现出长期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李丽 《江西社会科学》2008,3(3):115-119
在俄罗斯文学的影响下,瞿秋白的散文呈现出明显的政治散文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其散文作品中蕴涵着深沉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审丑意识和忏悔意识.他的散文不仅为现代散文增添了深沉严肃的内容,更为其创作注入一种真诚严肃的品格,将散文表现自我、真实的特性推向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施蛰存的某些作品与佛理有着很深的渊源。他的四部以佛教为题材的小说《鸠摩罗什》、《塔的灵应》、《黄心大师》、《宏智法师的出家》烛显出佛教的我执观、轮回观、果报观、忏悔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