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牧歌 《老年世界》2008,(5):35-36
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在漫长的发展与演变中,蒙古包成为游牧民族特有的居舍。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族作为典型的草原游牧民族,其传统价值观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受萨满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哈萨克族的传统价值观具体表现为强烈的民族团结意识、爱国主义精神、浓厚的法治意识、崇尚英雄主义和热情好客、相互救助等方面。通过对哈萨克族传统价值观的梳理和研究,深入了解哈萨克族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是在哈萨克族聚居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这个东方的游牧民族以其特有的强悍和意志,在迁徙定居后励精图治、开疆拓土,改写了欧洲版图,这就是今天的匈牙利,如今一些匈牙利人还以匈奴人自居。匈牙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遭到罗马、蒙古、奥斯曼等帝国的入侵和统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考古资料中所见的周人、秦人与西北地区的戎狄经历了长时段的冲击、冲突与融合过程。青铜器铭文不但以官方资料形式记载了戎狄对西周王朝的多次冲击以及西周王朝未能经受住其猛烈、持续冲击而最终灭亡之宿命,而且也反映了秦人虽为游牧民族,却在应对其他游牧民族冲击以及冲击西周王朝的过程中,吸收先进文化因素从而成功经受住了冲击,最终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史实。周人和秦人不同的历史命运,生动诠释了吴于廑先生关于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冲击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一)清代初期,山西祁县、太谷商人史太学、王和卿等3人,参加康熙在"准噶尔"平叛行动,目睹北方游牧民族对茶叶的嗜好和需求,萌发了在北方业茶的想法。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并在中俄蒙边界的"恰克图"建成了以茶叶为主的商品交易市场(中方称买卖城)。之后,一批能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晋商,便进入福建武夷山区办茶,然后把制造好的以茶砖为主的茶叶,运到“恰克图”市场交易,获利颇丰。  相似文献   
6.
波音 《领导文萃》2012,(8):45-47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凯旋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再接再厉,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30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  相似文献   
7.
吐谷浑经历着游牧民族一般具有的氏族血缘组织与初期国家行政、军事组织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宗法奴隶制社会 ,并在中原王朝及汉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向封建制社会过渡。  相似文献   
8.
9.
草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推动中华民族的历史向前发展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草原文化从历史、地域、影响、底蕴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一个"大"字,要弘扬草原文化必须认识到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体现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0.
赤峰地区是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村”、“龙”、“玉器”、“铜器”和“字”;这里也出现了中华 50 0 0千年文明曙光 ;这里是商族人的老家、是古代北方各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苏秉琦等四位先生对包括赤峰地区在内的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曾做过多次指导性的发言 ,为这方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