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在中职学校中进行计算机网瘾调查,发出问卷316份,收回有效问卷297份,其中网络成瘾者为58名,占19.5%。通过调查发现:1、中职学生网瘾率高于普通中学;2、男生网瘾率明显高于女生;3、中职学生上网主要是娱乐为目的;4、网瘾学生处于上网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希望在虚拟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心理状态。只有深入分析网络成瘾的原因,开展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联动,才能有效地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  相似文献   
42.
侯敏 《职业》2007,(15):27-28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保留这样一种习惯,办一些事为了慎重起见,都要写个条子,而且再按上一个指印作为凭证.如借条,就是向个人或单位借钱借物时留给人家作凭据的条子.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再加上借贷往往基于亲朋好友等关系,学生普遍认为不需要写借条,口头约定即可.即使有写借条的,在借条中也碍于情面时常约定得并不详细,或约定的内容意思表述不明确.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借条的书写格式不正确而引发的经济纠纷案比比皆是.所以,教会学生正确地书写格式才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43.
语词是诗的基石,诗学也就是研究语词在诗中的行为。周蒙先生所著的{<诗经>民俗文化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正是从一个个语词出发,揭示出赠经顺蕴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的,这是在《诗经》研究方法论上的一个新的突破。《诗经》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然而愈是通往远古,《诗经》研究所带有的经世致用、伦理教化的色彩便愈是浓厚。对于《诗经消篇《关难》,最早的《诗经》研究成果《毛传》云:“洪雅照得淑女以配君子,爱在进贤,不淫其色。袁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难贬义也。”这只是经学家的臆测,其实…  相似文献   
44.
侯敏 《北方论丛》2002,(3):16-20
<周易>以象征的方式来表达它的深思哲理,其象征体系的灵魂是阴阳观念.通过对阴、阳二爻所具有的男女象征意义,揭示出这部哲学巨著中浓郁的伦理色彩.  相似文献   
45.
词汇对于社会变化具有敏感性,可以用计量的方法,从大规模的语言数据中总结出词汇的统计规时,并通过这种规律来印证社会生活的变迁轨迹,甚至对社会生活或国家大政方针的发展变化进行相对准确的预测。中国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词汇使用频率的计量也印证了中国自1954年来的社会生活变迁。  相似文献   
46.
拂去历史的尘埃,我们客观地审视牟宗三在民国二、三十年代所撰写的文学论文,回顾当时的争鸣场景,就会发现其自觉的文学理论建构意识.牟宗三说文阐艺,衡情度理,表现出一种思超越而厌拘泥之精神特质.在某种程度上,牟宗三的文论话语体现了现代学人对文学的洞见.  相似文献   
47.
<周易>这部思想巨著不仅总结了远古人们认识世界的一切哲思理念,而且还包含了丰富的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和人文色彩.其中"与时偕行"的隐遁思想,对后代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选择,特别是盛唐以退为进的隐逸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把瑶族传统刺绣图案通过剪纸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掌握瑶族刺绣图案在剪纸课程中的组合、创作方法及步骤,最终形成完整的美术作品;通过瑶绣图案剪纸,让学生感受到家乡刺绣的优美独特,并学习了家乡的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9.
50.
侯敏 《经营管理者》2012,(5):159+148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当前交通活动中极为恶劣的现象,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它由其其特定的法律内涵、独立的法律性质,以及独特的因逃逸致人死亡加重情节。由于客观情形的复杂性,我国刑法关于"逃逸行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概念上的误解和做法上的差别,成为刑事司法与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