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4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0篇
统计学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企业技术创新与转移网络的资源动态分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和转移是企业中的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过程。首先,通过界定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活动,找到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次,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与转移网络,进行活动的分解,区分它们两者之间的差别,提出在资源分配上活动的协同顺序;最后给出了企业对进行分解活动安排资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算法。  相似文献   
22.
目前大多数决策方法的定权问题仅依靠决策矩阵而忽略了决策背景。针对上述问题,将案例推理方法融入到直觉模糊决策问题。首先根据直觉模糊数的内涵构建一种相似度公式,将案例推理模型跟相似度测度结合求得最优权重以及分类半径,进而进行择优排序。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详细说明了本文方法的优势之处:根据决策数据又考虑专家意见,使得决策结果与现实情况更加一致,并提出一种解决面向直觉模糊决策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3.
灰色关联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以灰色决策分析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经典灰色关联决策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基于理想方案的最大关联度方法、基于临界方案的最小关联度方法,以及同时考虑理想方案和临界方案的综合关联度方法及其相关概念。建立了灰色区间关联系数公式和灰色区间相对关联系数公式。运用分析技巧,构建了上述3种关联度决策算法。指出了灰色区间关联系数公式和最大关联度方法分别是经典灰色关联系数公式和灰色关联决策方法的推广,而最小关联度方法和综合关联度方法是经典灰色关联决策方法的拓展。文中实例说明了所提出的灰色关联决策方法的合理性及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
基于多种不确定性参数分布的U-GERT网络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随机网络研究中活动参数的分布是不确定信息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不确定信息的GERT网络模型,并利用信号流图原理研究了不确定信息的GERT网络仿真算法;研究了不确定变量GERT网络的矩母函数的构造,并对其重要的性质做了详细的探讨;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本文提出的不确定信息的GERT网络模型及其仿真算法能够有效的解决现实生活中不确定信息对GERT网络参数的影响,说明模型与算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25.
基于斜率判断的灰色周期关联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色关联模型从统计序列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序来判断其紧密程度,传统的灰色关联模型从统计序列的面积、斜率、变化速率等角度来度算其关联程度,这些关联模型受到统计序列横纵坐标(周期和振幅)的双重影响,这在分析统计序列间的单个因素(本文研究仅受周期影响)间的关系时会产生其它因素的干扰。针对这一缺陷,作者根据两条曲线的曲折情况,通过计算各折线的斜率判断曲线的波动周期,提出基于斜率判断的灰色周期关联度。该方法计算简单、判断直观,既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文献中的问题,又具有传统灰色关联度良好的性质,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6.
属性值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对象排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实质利用已有决策信息,通过一定方式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和择优。针对属性值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对象排序问题,首先,提出决策对象优势关系这一概念,再次,得出决策对象的优势关系与其属性值两端点的实数值之和存在等价关系;最后,利用属性值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实例对该算法进行了实例分析,并利用优势关系对决策对象进行排序并择优。  相似文献   
27.
动态博弈分析的中心内容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分析,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分析的核心方法是逆推归纳法[1,2]。长期以来,逆推归纳法悖论与现实严重不符的现象困扰着学术界。本文揭示了逆推归纳悖论产生的根源:首先是其所犯的微观逻辑推理对整体宏观逻辑观忽略的错误;或者说只重视眼前(近期)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其次是经典的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的结构形式无法满足人们对整体的和长远的利益考虑与均衡分析。本文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未来博弈引导值的动态博弈模型的结构形式;设计了多阶段动态博弈的逆推"灰数规整"算法;构建多阶段动态博弈的"终止"和"引导"纳什均衡解的概念体系,并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均衡分析方法;从而较好地破解了"蜈蚣博弈"的悖论。  相似文献   
28.
运用我国1998年至2005年的相关指标数据,研究我国节能政策实施效果,建立我国节能政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法和信息熵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对我国节能政策绩效水平进行了评价。基于GM(1,1)模型,对我国节能政策绩效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潜在态势预测,进行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29.
为了处理序列曲线间的负相关等问题,并使关联满足一定的性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本文利用数列曲线的平均相对变化态势构建了一种新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模型,并探讨了模型的唯一性、对称性、相似性、平行性、一致性等性质,而后以新模型对我国及各省市区产业结构的有序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新模型计算简单,计算量小,更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30.
随着复杂产品协同研制的兴起,以往的线型化产学研合作模式已难以适应现行的创新活动,正逐渐被网络化模式所替代。这种网络型合作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跨组织协同管理、人才集聚、知识有效流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例,基于契约设计理论,研究创新主体在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协调问题。对Shapley值进行优化,讨论在面对道德风险情况下,如何利用网络协同系数对奖励支付进行协调,以使创新主体利益分配更公平、更合理。同时,将这一协调机制设计进利益分配中,以达到应有的激励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