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4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创伤体验作为中国古代作家普遍存在的创作心理背景 ,对其文学创作活动产生着直接而又积极的作用。探讨创伤体验形成及其作用机制 ,既需要注意心理学的因素 ,更不能忽略社会伦理思想的重大影响 ,正是后者使中国古代的“发愤著书”说与西方的“苦闷的象征”说有着不同的文化意蕴 ,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2.
《诗.关雎》的经典性价值分别体现于中国古代的诗教、乐教、女教以及文学创作等多个领域。在《关雎》经典化路径开辟与拓展的历史过程中,孔子的权威性阐释与国家权力显性介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前者确立了中国古代主流的解经思路,后者建立起诗歌文本经典化的快速通道。而后世读者经学化和去经学化的解诗立场则分别导致《关雎》经典化路径的延伸与新变。  相似文献   
23.
苏童在打破固有叙事模式,力求全新的叙述话语和方式的"先锋"性的同时,努力在想象和现实之间寻找一种关涉人类生存的契合点。苏童不遗余力地挖掘普遍人群所不得不面对的生存境遇,写出了人类的生活里潜藏的荒谬、无奈、美的幻灭、命运的强势压迫等一系列质素,使他的作品真正触及人类生活的暗影。孤独、荒诞以及叙事伦理意义上的苦难书写构成了他一贯的生命叙事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4.
逻辑思维浅谈刘玉平近年来,思维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而其中的形象(直觉)思维和创造性(灵感)思维倍受青睐。相形之下,逻辑(抽象)思维则显得门庭冷落。诚然,逻辑思维的规律、规则、形式、程序和要素等方面的具体内容,早已为古今中外的...  相似文献   
25.
中国古代作家的孤独心态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心态。从总体上讲 ,孤独心态的存在昭示着古代作家精神需求的被压抑或失缺。就其文化内涵而言 ,古代作家的孤独形态分为消极性孤独与积极性孤独两大类 ,尽管它们均表征着作家的生命痛苦和生存危机感 ,但是却能够对作家的人格构建和文学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在我国进行全面人口普查,存在着人力和财力上的困难。对局部急需人口资料的地区,可应用遥感技术来估计人口数字。  相似文献   
27.
28.
“丑学”作为感性学(aesthetics)的范畴之一,长期被遮蔽在“美学”的阴影之中。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理论的引入和创作界对“丑”之态度的转变,一些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对丑的大量描写,丑学研究逐渐形成了一股潮流。从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学者们主要研究的是关于丑的本质,丑与美的关系问题,并围绕“以丑为美”和“化丑为美”进行了讨论;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文论界开始关注文学审丑现象,主要针对先锋文艺中的审丑现象进行了分析。对80年代以来关于丑学理论研究进行分析,能为感性学的现代发展开辟新的道路。能够更好的把握文学的动向,更有利于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9.
关于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对我国行政机关应当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完善我国的行政许可制度对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问题,行政许可法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为改革我国的行政许可设定制度,对行政许可设定事项建立创新机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规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问题也作了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30.
一部辉煌《史记》,既名列于“二十四史”之首,又饮誉于中国古典文学之林,鲁迅谓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精当地揭示了这种奇妙的两栖性。作为史书,只能“叙述已发生的事”(亚里斯多德《诗学》),不容想象和虚构,因而受到极严格的限制,诚如金圣叹所云:“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读第五才子书法》)。即使如此,《史记》却仍以巨大的艺术成就无可怀疑地跨入了文学圣殿,至今魁力犹存,个中奥秘值得探索。我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司马迁深谙艺术辩证法,在“不虚美、不隐恶”,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通过对史料的精心选择,恰当概括和独具匠心的巧妙安排,创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