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综合类   4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化也是生产力杨玉平,刘长明文化与生产力似乎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两个范畴。文化不具备生产力功能,生产力系统中不包括文化─—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传统观念。本文将在深入分析文化与生产力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文化与生产力的深层关系:文化也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42.
股份制作为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包容不同的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它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资产的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相分离、股权与产权相分离,可以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形成上起到积极的作用。股份制是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改造的良好形式。  相似文献   
43.
所谓社会形态,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合成的社会结构类型;而发展模式,是发展理念、发展手段、发展路径、发展目的的集成.和谐发展理论视野下的和谐度,是用来量度评价对象和谐与否及和谐指数的数量界限.依据和谐度标准,可以将社会形态划分为和谐社会、失衡社会和不确定社会;将发展模式划分为和谐发展、畸形发展和模糊发展.以和谐度划分的社会形态和发展模式具有某种程度的耦合: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做支持系统;而特定的发展模式,则又会催生与其相适应的社会形态.只有大力提升和谐度,才能使畸形发展和模糊发展梯级升华到和谐发展,从而为社会形态由失衡社会和不确定社会过渡到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发展模式支持.  相似文献   
44.
和谐经济学初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支持工业文明的种种形态的失衡经济学与和谐文明不兼容,只有和谐经济学才能成为和谐文明时代和谐发展视野下的主流经济学。和谐经济是将和谐主线贯穿于生产、分配和消费诸环节以及诸环节之间的经济形态;以和谐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就是和谐经济学。作为和谐经济初始环节的和谐生产,是低耗高效型的适度生产模式;作为和谐经济中间环节的和谐分配,是体现和谐正义的分配;作为和谐经济末端环节的和谐消费,是理智、适度、合生态性消费;而作为使和谐生产、和谐分配、和谐消费诸环节平衡并有机衔接的和谐循环,则是宏观经济和谐的必要条件;追求内部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的和谐统一,和谐经济学的宽广视界。  相似文献   
45.
和谐伦理,是以心和、人和、天和为调适指向的金规则。善道呈圆,圆善之道的伦理向度是善善互动,圆圆相映。一个个的向善之圆相互衔接,相辅相成,有机构成了和谐发展的圆善之道。这种基于东方文化的伦理向度是伦理智慧的集大成,演绎的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向善、达美之圆。其终极价值是万有存在的协同演进,相得益彰。正是在这个善善互动、圆圆相映的和谐伦理之圆中,万有存在共同体得以编织出天道酬善、万有向善的因果之网,展示出和谐发展的圆善之道。和谐生善,大德象圆,和谐伦理"圆理"要求我们师法大自然和谐酬善之道,描述万有向善之圆,与万有存在同忧同乐,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物"的和谐理念,不断逼近与万象同乐的大德之化境。  相似文献   
46.
刘长明 《学术界》2008,(3):136-142
科学发展,强调的是科学意义上的进步;人文发展,侧重的是人文意义上的升华.厚科学精神、薄人文精神的科学发展与厚人文精神、薄科学精神的人文发展都会产生一系列发展悖论.作为以心和、人和、天和为特征和指向的发展模式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的天作之合.此种"三和"发展模式蕴涵着厚重的和谐精神.和谐发展内涵的和谐精神,既包容了鲜明的科学精神,也囊括着厚重的人文精神.因而,回归和谐,以和谐发展统领科学发展和人文发展,以和谐发展内涵的和谐精神统领科学发展的科学精神与人文发展的人文精神,走和谐发展之路,已成为期望发展的人类的必然选择.经由和谐发展之路,方能不断逼近天地人心和合共生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47.
教育的和谐使命与和谐教育思想的重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和谐文明时代,教育必须实现由谋职教育向和谐教育的转型,担负起应有的和谐使命.而和谐教育要履行其固有的和谐使命,必须进行教育思想的重构,确立和谐教育思想,向和谐化方向发展.两个和谐发展战略--人类自身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人类与身外自然和谐发展,是和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使受教育者自身自然--德、智、体、美、情诸方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人文使命;使受教育者自身自然与身外自然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社会使命和自然使命.为了使和谐教育思想由理念层面尽快进入实践层面,有必要确立"三进一出"的教育方略,将和谐教育思想贯穿教育全过程,以便使受教育者习自然之智、学自然之德、感自然之恩,逐渐养成和谐意识.  相似文献   
48.
可持续发展与教育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人类社会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创建支持可持续发展理论.我们提出的支持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需要教育的有力支持,而且,在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中,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支持系统.要想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使教育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大业提供强有力支持,必须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功能、教育发展、教育属性、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等事关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的改革.  相似文献   
49.
知识不仅具有工具理性派生的经济功能,还具有价值理性内含的人文价值。就如同我们不能根据人文涵养的知识贡献率不断提高的事实而得出人类已经或即将进入知识人文时代的结论一样,我们也不能根据经济发展的知识贡献率空前上升的趋势而得出人类已经或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结论。仅仅从经济视角、用经济术语来表征一个知识价值全方位扩张的时代,说明了人类认知的肤浅。历史的车轮即将驶向知识价值时代。称知识价值时代而不叫做知识经济时代,更能全方位体现知识的功能价值,更能准确地表征新时代的特点。知识是知识价值时代人类社会的第一推动力。  相似文献   
50.
本文对如何在新时期推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对各个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