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0篇 |
理论方法论 | 4篇 |
综合类 | 31篇 |
社会学 | 8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4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吴红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
艾伯特·厄舍尔,是著名的经济史家,也是第一位美国技术史家。在20世纪前半叶,他对技术发明产生等问题具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的发明思想涉及反对发明先验论的观点和机械过程理论,他第一次引入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来解释发明过程中的顿悟,并且提出发明是累积综合的过程。然而,他深邃的思想没有得到后人的呼应和支持,今天重新挖掘厄舍尔的技术发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2.
吴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5-20
爱因斯坦教育观的灵魂是倡导"自由",其核心是"培养和谐发展与志愿服务社会的人",这两者是协调统一的。爱因斯坦不是一位教育家,他的教育观是主要是基于他自己的教育与工作经历提出的,虽然并不全面、系统,但对于改进与调整我国的教育事业仍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即提醒我们关注到自由的重要性及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3.
基于VAR模型的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某省土地财政收入及地方生产总值作为反应该省土地财政及经济增长状况的指标,利用1993~2007年数据,建立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该省土地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从短期来看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从长期来看互相存在负向影响,持续时期较长,且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增大的趋势。其中土地财政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而经济增长对土地财政收入的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54.
教师是一种高压力的职业,研究表明,职业压力正严重地侵袭着教师群体,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些长期持续的职业压力若得不到有效的管理或应对,不仅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工作成就,进而造成职业倦怠,还可能影响学生人格塑造,阻碍学生的发展。但研究同时也发现,并非所有承受工作压力的教师都会产 相似文献
55.
吴红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107-109
由于特定历史文化背景、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因素,中国目前公民法律意识教育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教育内容上重义务轻权利;教育手段缺乏更注重实效的形式;教育理念上急功近利,未注重从更具有全局和长远意义上的根本素质提高。就公民治理社会的意义而言,法治教育应当更加注重民主法治观、权利责任观和公平正义观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一体化的到来,辅导员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师队伍里的重要力量,担负着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至于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为了全面发展高校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教育,使其具有良好的竞争心态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必须采用战略的思想,加快辅导员“职业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5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部署,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再次重申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学校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利益分配的调整,新旧体制的;中突和中西文化的碰撞,社会上出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信仰迷失、道德滑坡和思想混乱等现象,高校内部各种观念也出现了相互碰撞。在这种背景下,构建新的大学文化并运用好这一文化载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在建立与发展和谐大学文化理念中,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成为当前亟须进一步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8.
创造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以来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文章对创造学在我国的引入、产生与发展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回顾与总结,并对该学科发展中的一些热点与重点问题作出了初步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9.
吴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2):417-41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意识、人生价值、伦理道德、传统文明等属于人文范畴的概念被更多的人所关注,作者通过分析和强调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旨在呼吁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该具有笃实的学问,更重要的应具备对人类文化现象的把握,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及与之共存的生命所应有的责任、义务、关怀和呵护. 相似文献
60.
吴红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尽管科学史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学,但实际上科学史与历史学却长期以来处于分离状态,二者的分离已在某种意义上限制了自身的深入发展。两者分离的原因有多种,二者之间对话的存在着可能性与必要性,我们可以尝试寻求对话的平台与途径。我国科学史与历史学界的对话与合作,为我们超越李约瑟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