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37篇
丛书文集   15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跨国民族类型与和平跨居模式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跨国民族历史形成原因、现实存在形式、聚居和散居情况、国家政治认同情况、语言文字涵化情况等方面,对跨国民族进行了类型划分.以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和平跨居"现象为例,对"和平跨居"模式的主要衡量指标进行了分析,认为跨国民族文化内部彼此之间明确的国家政治认同、国内边境地区各民族共生互助互补互制的和平人文生境,是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和平跨居"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2.
根据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及笔者研究所得,对中国跨国民族研究从历史分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3.
"自由的都市边缘人"——东南沿海散工研究(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立足于当前中国大陆经济最具活力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广州市、杭州市、厦门市和南宁市等城市的外来散工为研究对象,以外来散工的群体身份、生存状态、生活目标、谋生手段、关系网络,在城市中的文化体验、社会适应,以及他们的社会支持、救助保障和呼声、意见等为主要研究内容,侧重理论综述和特征描述。  相似文献   
64.
1890年前美国文学大众对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普遍赞扬的事实及诗人文学界朋友对她诗歌的积极评论,说明1890年前的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批评是正面褒扬的,同时,作为诗人的艾米莉.狄金森,生前即已风靡一时,而非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65.
论外语教学传统法与交际法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外语教学传统法与交际法的有机结合周建新随着开放改革的逐步深化,经济建设日益繁荣,对外语人才(特别是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外语教学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前所迫切需要的外语人才,是指既能读写译听,又能说流利、得体的外语的人才。用教学法的术语来说,...  相似文献   
66.
公元前105年,乌孙国为抗击匈奴侵扰,向汉朝求亲,汉武帝选江都刘建之女细君为公主,远嫁乌孙王昆莫(猎骄靡),随嫁官吏工匠数百人。公主年少,远嫁他方,言语不通,生活不惯,加上昆莫年老,故心情郁闷,作歌一首道:  相似文献   
67.
华南研究可以从地域和概念两个层面去理解,但方法论是华南研究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涉范围,即强调结合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和地方文献及档案运用与解读的方法。在这种学术旨趣的指引下,国内外一批地方社会文化学者在华南区域着手进行了历史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尝试,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2001年,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和运作,使华南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华南学派”的名称亦逐渐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熟识。而随着历史人类学在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华南学派已经不满足于将目光停留在华南一隅。“超越华南”或“告别华南研究”之所以提出,即在于“希望走出华南,到中国其他地区去,延续他们的问题关怀与方法实验。  相似文献   
68.
在介绍达曼人的历史与现状基础上,探讨跨国离散族群在面对生存与发展的困境时,如何做出选择,并且在文化适应和族群关系调整等方面,顺应发展大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进行自我调整与重新定位,进而最终实现自我的国民意识和族群意识重构。  相似文献   
69.
70.
文章以粤东K城的一个城中村———钟村为调查社区,围绕着发生于钟村境内的房屋拆迁,以钟姓宗族为主的当地客家人如何面对城市化所带来的传统文化资源被侵占,并自发保护数座三百多年历史的祖祠和围龙屋古建筑这一长达数年的护祠事件为研究对象。作者提出"文化抗争"这一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思路,认为宗族、围龙屋等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个构建和创造、再造的过程,并促使地方社会文化变化发展,传统文化在"无意识地传承"的同时又被"有意识地创造"。面对现代化、城市化的冲击和扩张,传统文化没有消失、中断,而是继续作用,甚至在许多层面强大和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