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1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27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325篇
理论方法论   188篇
综合类   683篇
社会学   105篇
统计学   1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9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8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想起老家 想起老家,农事和歌谣就飘来,炊烟一样在我的思绪中展开。那山,那水,那一间间温暖的小屋,使我沉醉于一种亲切,想开口和父母细聊。 父母远在老家,想城里的儿子的时候,就掰着计算收成的手指,在田边地角合计我的归期。那时呵,白发就从他们的头顶垂落,极象一面熠熠生辉的镜  相似文献   
92.
华夏文化中的龙究竟是“虚拟”动物还是“实在”动物,始终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仅就持“实在”动物说者来看,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最大的是所谓鳄鱼(包括海鳄即蛟鳄、扬子鳄)说,以何新、王大有二位先生为代表。笔者则以为龙的原型是马。本文想依据汉族古代文献特别是先秦文献记载,并参照北方民族民俗学、考古学资料进一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3.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大融合时期,元朝就属于这样一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支持与倡导,理学在全国各民族中,尤其是在蒙古族中得到了迅速传播。它推动了蒙汉民族的思想文化交流,促进、深化了蒙古的封建化。与此同时,受蒙古入主中原的影响,理学自身在元代也得到了补充,从而为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承递作用。 蒙古汗国建立之后,随着军事上的胜利,便日益多地接受了周边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尤其是蒙古奴隶主统治者的统治范围扩大到已经具有高度封建文明的中原地区后,中原地区封建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封建文化开始逐步地注入蒙古奴隶制生产关系中,进而使蒙古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变革更加深刻、急剧。蒙古统治者刚进入中原,就被中原的封建物质文明所吸引。由于传统儒家学说的影响,蒙古统治者不断调整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政  相似文献   
94.
儒家学说自春秋末期由孔子创立以来,延续两千多年,几经变化、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大都以儒家学说巩固政权。可以说,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延续与儒家思想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历史上凡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能够在中原立住脚,建立政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重用儒士的结果。同样,蒙古族统治者入主中原进而统一全国,为我们多民族的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与依靠和重用各民族儒士也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5.
贵州清水江两岸散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苗族村落。清水江流域的台江县施洞地区,以每年举行龙船节(五月二十四——二十七日)和姐妹节(三月十四——十五日)这两个盛大的祭祀活动而著称。每逢龙船节,四方苗民云集的人数常达四万之众。参加姐妹节活动的也常有一万多人。这两个祭祀活动,都有各自的由来,分别举行不同的仪礼,它们表现出了不同的情趣。本文通过探索它们各  相似文献   
96.
<正> 《天问》中“勋阖梦生,少离散亡。何壮武历,能流厥严?”四句在诗的最后一部分即问楚国历史的部分,从史实、名字、谥号等方面考证,乃是问楚庄王之事。王逸误解为吴王阖庐之事,古  相似文献   
97.
笔者曾就哀辞的成立作过论述,当时,关于南阳市博物馆所藏《许阿瞿墓志》一文,曾论述如下。《许阿瞿墓志》是一篇韵文,尤其本身是以五岁幼儿为对象这一点来看,并非只是一般的墓志,正如《文章流别论》中所提示的那样,是“施于童殇夭折”的早期哀辞,……可以认定,到东汉建宁三年(170)为止,四言体的哀辞已经成立了。关于哀辞的成立时期,可推定为东汉末年这一点,已无订正的必要。然而,有些问题当时没有涉及。顾炎武的《日知录》第十九卷作文润笔一条中,有如下叙述:蔡伯喈集中,为时贵碑诔之作甚多,如胡广陈实各三碑,桥元扬赐胡硕各二碑。至于袁满来年十五,胡根年七岁,皆为之作碑,自非利其润笔不至为此。史传以其名重,隐而不言耳…….  相似文献   
98.
当台湾文学的发展进入现代文学的阶段,“击钵吟”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台湾新文学倡导者的严厉批评.1924年,张我军著专文指出:“现在台湾文坛上”方在盛行的“所谓击钵吟”是“诗界的妖魔”和“恶习惯恶风潮”,其“绝无仅有的意义”在于“养成文学的趣味”和“磨炼表现的工夫”两项而已(《绝无仅有的击钵吟的意义》). 什么是“击钵吟”?它是如何沦为诗界  相似文献   
99.
蔡文姬被“虏”考──同林干教授商榷阿尔丁夫1蔡文姬是被什么人“虏获”或“劫掠”去的呢?郭沫若时而认为是被“侍卫汉献帝”东臼车驾的“匈奴人虏获”去的(《谈蔡文姬的<胡筋十八拍>》),时而说是被迫击车驾的‘董卓的残从”中“夹杂”的匈奴人虏获去的(《四谈蔡...  相似文献   
100.
(一)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谓:严氏造语之工者固多,而其不当者亦复不少。兹笔其最著者如evolution之为天演,sympathy之为善相感也。而天演之于进化,善相感之于同情,其对evolution与sympathy之本义,孰得孰失,孰明孰昧,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