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7篇 |
劳动科学 | 7篇 |
民族学 | 3篇 |
人才学 | 10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8篇 |
理论方法论 | 5篇 |
综合类 | 57篇 |
社会学 | 32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7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
63.
64.
当代中国城镇化语境中的乡愁,是城乡居民对原乡生活的记忆留念、乡土家国的眷恋情怀和精神家园的文化皈依,存在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之分。究其生发缘由,受传统文化的心理惯性、城乡生活的身份迷失和城乡二元制度的掣肘。要放大乡愁的正面效能,消弭乡愁的负面效应,就需走向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通过优化城乡二元关系、提高城乡居民素养、激活乡愁文化记忆等方式来守望乡愁。 相似文献
65.
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是助力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智力引擎”和“人才富矿”。科学分析了现阶段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形势状态以及留省就业工作的现存问题,并结合实践工作,从政府、高校、企业和毕业生四个维度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实效性的应对策略,为进一步深入落实吉林省“人才强省”战略,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6.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不仅有丰富的哲学、政治学、军事学、经济学等内容,而且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学思想。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出色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管理、社会变迁等作了精辟分析。这是他奉献给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的一笔珍贵财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67.
依附权贵、参政从政是我国历史上士阶层的共同特征和毕生追求。墨子是我国历史上较早出现的稍后于孔子的士的大师 ,由其“贱民”的出身所决定 ,其参政意识另具特色 ,具有庶民性、献身性、革命性、竞争性和理论的系统性五大特征。但受时代和士阶层圈子的局限 ,其政治主张明显带有空想性和偏激性。 相似文献
68.
69.
我国目前人才测评的从业人员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测评研究与开发者,二是组织人事部门或社会力量开办的测评中介机构中的从业人员,三是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的从业人员。第一类人员,理论功底扎实,对测评结果剖析客观、全面,对选人用人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但总量不多,投入实践的力量有限。第二类人员,数量大,同用人单位联系广,但总体素质不高,方法较单一,手段与工具贫乏,测评的科学性、客观性与公正性有时不能尽如人意。第三类人员,与用人单位直接关联,实践操作较多,对人才测评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其认识往往比较片面和肤浅,使用的测评方法与手段多为传统的老思路、老办法。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人才测评办公室副主任肖婷透露,据统计,全国已有300多万人力资源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但经过专业化培训和统一认证考试的人才测评师目前不到千人。人事部全国人才测评办公室的分析显示,人才测评虽已成为我国近期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中国具有资格证书的人才测评师只有600余人,接受过人才测评师培训的人员也不过700余人,人才测评师的短缺将影响我国人才测评业的进一步发展。一家从事人才中介服务的老总感言:请不到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测评专家是阻碍当前测评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可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对测评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必需的,提高人才测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0.
构筑21世纪的人才高地——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研究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与管理 ,正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由于它是下世纪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因而研究人力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市场化配置及现代化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苏州工业园区在摒弃传统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创建符合国际惯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