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比起刘禹锡来,毛泽东更是自觉地和秋愁唱反调。但是,毛泽东在面对秋天的景象,面对秋天的传统母题,他调动起来的感兴,和刘禹锡、范仲淹、马致远大不相同。重阳节在他内心激发起来的不但没有忧愁,相反是一派革命乐观主义的豪情。词中“人生易老天难老”,本来是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原诗如下: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  相似文献   
22.
六,济慈秋颂济慈这首诗,当然是经典名篇,但是一般的说,外国文学作品,经过翻译,语言的意味损失重大,诗歌尤其如此。有西方学者,对此发出过极端的言论,说,诗歌的定义,就是不可翻译。这当然是太绝对了。济慈这首诗,虽然翻译时损失不能说小,但是大体上还是可想象出其原作的诗意来的。这主要是,他对于秋天,并不像我国古典诗人那样引起悲的感觉。在他笔下,秋天是“成熟和结果的季节”,是“带来祝福”的日子。这里所写的一切的景象,或者意象,都不是一般的描写,不是单纯的反映,而是带着诗人的阐释的,或者叫做感情的抒发的。如,把阳光说成“催熟一切…  相似文献   
23.
2006年4月18—19日,在厦门翔安马巷中心小学举行全国生命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著名学者钱理群、孙绍振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关注“乡村教育”,并与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和小学老师对话、交流“,为中国乡村教育寻找出路”,为小学语文教育开“药方”。张文质:钱老师工作繁忙,有自己的教育研究方向,是什么吸引你到马巷这所乡村小学?钱理群:确实不容易,为什么我这么急着来?首先是被孙绍振教授深入关注基础教育的精神和举动所打动,我们看到了全国高考大一统体系的“逐渐瓦解”,福建省高考作文分值的提高,“孙氏初中语文教材”在一些地方颇受欢迎…  相似文献   
24.
年青的觉醒者的歌唱——《中国新诗发展史》之一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月革命的曙光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烈火,使一批追求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迅速觉醒。他们怀着追求光明的理想和反抗黑暗现实的激情,积极投入了新文化运动的潮流。这是觉醒了的年青的一代。他们中的一些人,加入了新诗创作的行列。他们用新诗抒发反对封建思想的情怀。由于他们从内容到形式、从题材到风格,进行了广泛的开拓,自由的创造,新诗逐渐结束了诞生初期的寂寞状态,呈现出更加丰富和蓬勃的局面。作者队伍不断壮大,新诗表现生活的视野更加开扩,影响日益深远。一九二二年一月,文学研究会的几个成员,创  相似文献   
25.
一、文学形式审美规范的有机统一原则文学形式与生活形式,不在同一个层次.文学形式不是与生活的一切偶然性结合在一起的不可重复的形式,它是一种普遍形式.它不是作为天然形式而出现的,而是人造的规范形式,它比复杂无序的天然形式稳定得多.它不是僵化的空壳,而是一种特殊的有序结构方式.它的功能就是把无序庞杂的生活净化为有序结构,它是审美规范的载体.不管不同的文学形式之问有序结构的原则有多大的差异,一切文学形式基本结构原则有相同的一面.  相似文献   
26.
27.
28.
之三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是一首词,表现春天城市游乐生活,有明显的商业市井色彩。这从“彀皱波纹迎客棹”的“客棹”中可以看出,船是租来在水上划着玩的。作者也很注意表现春光的美好,突出气候的特点:一方面是晓寒还在,一方面绿杨已经笼烟。作者精心把这种乍暖还寒的风物,组织成一幅图画,把晓寒放在绿杨之外,加上一点雾气(烟),让画面有层次感。想来这一句,费了作者不小心力,但是并没有在后世读者心目中留下多惊喜的…  相似文献   
29.
题目是"夜雨诗意",诗意何在? 我们大多数的课文都是有诗意的.琦君的《下雨天真好》,诗意在童年的回忆中,有自己调皮的故事,有自己亲爱的人物,有和雨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情感过程.  相似文献   
30.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   花这么多篇幅来分析两篇作品,并不是我最终的目的.我的目的是要引出一个更为尖端的根本性和理论问题.这就是教师的主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