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3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8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24篇 |
人才学 | 11篇 |
人口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183篇 |
理论方法论 | 39篇 |
综合类 | 362篇 |
社会学 | 42篇 |
统计学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672.
<正>工会的职责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重,解决企业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关键在于构建机制。工会的基本任务是"围绕劳动关系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一、完善工会组织的职能和谐劳动指的是企业各项制度规 相似文献
673.
674.
宁小银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82-84
学习型组织管理已成为21世纪管理改革的方向。传统的管理模式是等级权力控制型的,要成为学习型组织管理模式.必须掌握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框架、主要特点,明确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75.
普遍的观点认为国家补偿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合法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特别损失,国家给予的补偿。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类国家补偿即公法上的无因管理引起的国家补偿:公民在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的情况下,为避免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损失而支付了费用或受到了损害,国家作为受益人应给予的补偿。 相似文献
676.
王开宁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3,(4)
1916年10月31日黄兴逝世后,章太炎写下了“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的挽联,高度概括了黄兴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短暂而伟大的一生。由于挽联概括了章太炎对逝者一生功绩的炯识卓见而传诵一时,并成为后人评价黄兴常常称引之词。这幅挽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章、黄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俗话说;“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领袖人物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是与团结在其周围的一批志同道合 相似文献
677.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学术探讨又进展了一大步。随着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我国哲学界对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了。综观这一阶段的讨论可见,对实践唯物主义的“超越性”问题的理解,成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的枢纽点之一。争论各方对实践唯物主义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哲学这一点并无异议,但对这种超越的实质却莫衷 相似文献
678.
穆勒提出的逻辑方法,以自然科学发展为基础,与其幸福观、自由观相关联,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相容性、逻辑方法与社会生活的会通性.穆勒逻辑思想所具有的科学性、实用性与严复开启民智的文化启蒙思想相契合,对中国近现代逻辑观生成、文化革新乃至社会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79.
2006年4月份以来.南京市江宁区国税局紧扣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从纳税人的需求人手。积极制拓展税收政策咨询解读内容、解读形式.通过在全区联动开展税收政策解读工作.使该区纳税人遵从度明显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稳步上升.促进了税收与经济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680.
在高校特色建设的视域中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社会发生转型、高等教育深刻变革的今天,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本文结合黑龙江大学发展实际,对以特色建设为指向的个性化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教育体系、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的个性化价值追求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旨在凸现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