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6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335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42篇
丛书文集   1048篇
理论方法论   128篇
综合类   675篇
社会学   191篇
统计学   4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疆石材业完全可以成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局中的一个支柱产业,完全可以“点石成金”,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提出如下把新疆建成中国三大石材生产基地之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2.
一、发展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势在必行 1.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指小水电)、地热和海洋能等  相似文献   
53.
安庆市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安庆市旅游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走过了二十多年风雨历程。在这二十多年中,旅游管理体制经受了几次改革和调整。管理体制的创新加大了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和宣传促销力度,从而促进了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4.
南宁市是多区域合作地缘经济中心,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外商到南宁市投资建设日益增多,外商投资法制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日益凸显。外商投资法制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各个领域,涉及政府、法院、市场主体和全体公民,如何为外商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需要党政机关、司法机关、执法机关和全社会共同来营造。本课题就南宁市外商投资法制环境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深入分析了南宁市外商投资法制建设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优化南宁市外商投资法制环境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5.
<正>2007年8月18日广西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广西社科联、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广西新闻出版局的领导同志,来自全区各地高等院校、党校、科研院所、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共80多人。  相似文献   
56.
57.
58.
大工程文化是河北工程大学基于新时代工程教育实践和学校发展实际,凝练升华而成的大学文化系统,其“十一大”脉系,在学校育人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9.
2003年以来,我国政府在对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几大行业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之后,又对"逐步过热"的房地产市场相继出台了包括土地使用、金融、交易、房价一系列调控政策,目的是促使我国房地产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这些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会因经济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而这又会反作用于市场,进而产生正、负双面的效应。为证明这一点,仅以浙江、安徽两省为例来予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6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与云南的对外开放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运用经济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和东南亚的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和深入地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取向和战略选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方案选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给云南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云南省的应对措施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者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中国(包括云南省)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作者认为,鉴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不平衡性和一般自由贸易区的局限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要真正取得实效,就不能建成一般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未来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建成以实现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合作形式共同推进的新型经济合作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云南可以充分发挥前沿作用,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努力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紧紧抓住机遇,将云南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对东南亚的开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