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中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户口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从生命伊始到生命终了,从吃喝住穿到婚丧嫁娶,从职业选择到职业流动,人的尊卑贵贱、身份等级,无不与户口紧密相联。因此,对现行户籍制度作一深入剖析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2.
隐性经济问题研究导论宫希魁,赵东辉一、隐性经济内涵的界定(一)什么是经济中的隐性现象。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类现象。当你对其进行直观考察时,它并不存在,通常的经济规范和评价体系也无法加以衡量和测定,但剥去各种障眼之物后,其客观存在的实质内...  相似文献   
23.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曾几度遭受严重挫折,于是有人便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只是一种客观可能性,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性(《经济研究》1980年第9期《辩证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比起资本主义制度来具有不  相似文献   
24.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短缺状态,需求过旺,供给不足,经济增长只有碰到资源约束时才会放慢速度。进入90年代后,大面积市场疲软的出现,一改过去的经济常态,相对过剩又成了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就不能不使人们考虑到来自于需求方面的约束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我所说的这种需求约束不是充分的需求约束,而是有限需求约束。所谓有限需求约束,其涵义一是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中来自于稳态需求相对不足的约束相区别,二是特指我国大量短缺依然存在条件下的需求约束。 一、国民经济增长制约因素的历史性转折 供给与需求,是驱动经济之车运转的…  相似文献   
25.
李运福同志说:“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性质、生产力的状况,以及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还带有旧社会的痕迹等方面出发,去说明按劳分配的必然性,群众也可以理解和接受。”我认为“道德和精神”的因素不能作为按劳分配的客观根据。如果把“道德和精神”的因素作为实行按劳分配的一个前提条件,就必然得出按劳分配不仅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结构所决定,而且是由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思想觉悟程度所决定的结论。这与马克思所阐明的关于分配的一般原理是不相容的,用来指导实践必然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6.
过去经济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一是财政拨款,二是银行贷款,三是集体积累,四是举借外资。近年来,由于生产发展,群众的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民间自有资金越来越多。这样,就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归私人所有的民间资金投入产业循环之后产生的收入,其存在的客观根据是什么,性质和作用如何?这些问题是需要从理论上给予说明的。  相似文献   
27.
劳动供求规律是区别于其它规律的一条独立的经济规律。马克思在研究资本积累问题时,多次讲到它。但是,对于这条规律,人们很少注意,几乎没有进行专题研究,我认为不能忽视劳动供求规律的作用,正确地揭示和利用它,对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什么是劳动供求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供求规律的作用帆制,作了如下的描述:“由于市场情况良好,某一生产部门的积累特别活跃,利润高于平均利润,追加资本纷纷涌来,这样,对劳动的需求和工资自然就会提高。较高的工资把较大一部分工人人口吸引到这个有利的部  相似文献   
28.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采用新机器是有经济界限的。“对资本说来,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机器”。如果超过这个限度,资本家使用新机器就不合算,即使发明了效率更高的机器,也会被弃置不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用新机器是否也有经济界限呢?在经济学界认识尚不一致。长期以来,许多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使用新机器没有经济界限。只要能多出产品,代替手工操作,减轻劳动强度,就可以使用新机器。这种观点,我认为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关于收入分配领域里的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在分配公平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还有很多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各种似是而非的判断还在干扰着人们的视线.例如:GDP"蛋糕"是否做得越大就越有利于解决公平问题;把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推到再分配去解决行吗;非均等的居民收入增长过程该先涨谁和涨多少;政府税收的快速增长就那么值得高兴吗?这一类的问题,必须给出进一步的科学回答,才能真正推进分配公平的进程.  相似文献   
30.
初次分配就要重视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时间以来,初次分配侧重效率,二次分配侧重公平,这一命题在理论界被广泛认同。我认为这一命题在理论上是很片面的,其政策导向的后果也是很不好的,目前的分配不公与此有很大关系,有必要对其进行商榷和清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分配原则已经把公平放到了次要的位置,如果沿此逻辑进一步展开,初次分配主要侧重效率,而把公平问题推到二次分配去解决,那么,初次分配领域对公平问题忽略不计,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这样的逻辑是否有科学依据呢?我可以断然地说:没有。我在本文中所说的公平,不是平均主义,不是要消灭收入差距,而是承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