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几年来,公共管理学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有人将此现象称为“公共管理学的崛起”,不无根据和道理。然而,应当承认,直到现在,我国关于公共管理学的论著,多数还是以译介和评论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尚缺乏立足于中国现实的系统研究。公共管理学在我国的崛起,说明它适应了我国公共管理改革和发展的现实实践的需要。但是,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学的根本目的,还在于指导和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改革和建设。国外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虽然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但其模式设计及具体内容和方法对我国却不一定都适用。这就提出了一个公共管理学的本土化问题。为此,本刊特邀几位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发表有关见解,以期引起对于公共管理学本土化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早期现代化中平淡型地方当政者特指那些在早期现代化方面无业绩或业绩较少的地方督抚,他们数量多,分布广。在晚清,地方是否进行现代化及怎样进行现代化,与督抚个人有莫大的关系。如果说通过考察现代化业绩较为突出者(如曾、左、李、张等)所得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的是某种典型性的话,那么通过研究现代化业绩平淡者所得则在更大程度上显示出普遍性。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实况看,那些现代化业绩平淡者并非个人悲剧性的平淡,在相当程度上铸成了其辖区在中国早期现代化中悲剧性的平淡。为了最终解开中国早期现代化何以平淡之谜,必须对中国早期现代化中平淡型的地方督抚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近代化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的设立,经过了近五十年的岁月,特别是经历了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至辛亥革命胜利前夕,应该说其教育近代化的形式已基本确立。然而,终有清一代,统治者在发展近代实业与施行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上,始终是南辕而北辙的。因此,其教育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其价值取向仍是封建主义的道德观,故清末的教育近代化,不过徒有形式而已,离真正的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即面向现实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与代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趋势的中国资本主义息息相关的教育,尚有相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西学界已经就政府绩效管理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融合的趋势达成了共识,然而我国业界实践中两大理性还有所偏废。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业界必须要做出调整。基于文本分析和业界访谈获取的纽约实践资料,可以呈现其通过政府的回应性、公众的参与性、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过程的调适性确保两大理性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的发展与原有城镇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相对薄弱的矛盾,欠发达地区城镇现行的街居体系急需改革。改革必须以构建城镇基层民主为核心,确实将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来展开。改革主要通过对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建设来完成,目标是建设适应欠发达地区城镇基层社会管理需要、以扩大城镇基层民主为核心的街居体系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公共管理学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有人将此现象称为“公共管理学的崛起”,不无根据和道理。然而,应当承认,直到现在,我国关于公共管理学的论著,多数还是以译介和评论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尚缺乏立足于中国现实的系统研究。公共管理学在我国的崛起,说明它适应了我国公共管理改革和发展的现实实践的需要。但是,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学的根本目的,还在于指导和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改革和建设。国外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虽然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但其模式设计及具体内容和方法对我国却不一定都适用。这就提出了一个公共管理学的本土化问题。为此,本刊特邀几位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发表有关见解,以期引起对于公共管理学本土化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从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入手的“放管服”改革,是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政府管理创新的“先手棋”和“重头戏”。当前地方政府的改革在“放”的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但却面临着如何在“放”的基础上做好“管服”的挑战。导致挑战的原因在于政策执行环境存在制约因素,行政权力结构调整滞后,政策执行信息传递效率不高,执行人员的素质能力、激励方式和执行资源有待完善。必须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出发,基于整体性治理的理念和要求进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公共项目推动治理创新的背景下,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着可持续性困境。基于跨案例的组态视角,文章构建了“政治支持—社会嵌入—创新属性”的三维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剖析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可持续性的复杂因果路径。通过研究发现,治理创新的可持续性是多重因素交叠作用的结果,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可持续性运转并不存在“项目悖论”。其中,“行政推动”是创新可持续的外部诱致性因素,而“社会嵌入”是内生性动力因素,也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可持续性的关键。据此,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在项目嵌入的基础上,需要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引入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从而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自主性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19.
晚期洋务派对政治现代化的认识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洋务派对政治现代化的认识及其表达·崔运武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中,洋务派是来自统治阶级内部的推动现代化的主要力量。在数十年洋务活动的岁月中,他们客观上给予中国的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的现代化以促进,然而却在政治现代化上毫无建树。但是,如果我们不否认...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近代的融合中西文化思想崔运武(云南大学政治系)人们一般认为,融合中西,是本世纪20年代后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口号和理论主张,由于提倡者未能处理好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关系,因而所谓融合中西都滑向了中体西用。揆诸史实,情况基本如此,然而,倘若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