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1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4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67篇 |
人才学 | 27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191篇 |
理论方法论 | 57篇 |
综合类 | 549篇 |
社会学 | 62篇 |
统计学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54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80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3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张云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党的“十二大”将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载入我国的史册。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各项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推向前进。为此,党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方针。”为了加速四化建设的进程,落实党中央的战略目标,下边分四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2.
143.
女性参政,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人们不仅关心领导班子中女性的比例,而且关心她们的现状及前途.就此问题,我们在去年11月份,对我省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80名女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几组数据表明,机构改革以来,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女干部,在年龄结构、政治素质、文化层次等方面均呈现出良好的状况.从年龄构成上看,36—39岁的15人,占18.8%,40岁以上者65人,占81.2%,平均年龄为40.4岁.从政治面貌上看,党员占被调查人数的90.75%,任职前曾获得县级以上各种荣誉称号或奖励的人数比例高达89.05%.从文化上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相似文献
144.
145.
翻开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就会看到这样的历史事实,即在每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有些新王朝的统治者,迫于当时的形势和压力,在不损害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对农民作些让步,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怎么认识和理解这一政策?仅从秦末农民战争对汉初“休养生息”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6.
张云朋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反动小说《我们这一代》,具有鲜明的尖锐性。这部名为歌颂文化大革命,实为宣扬林彪、“四人帮”的修正主义路线,名为歌颂我们这一代,实为吹捧他们那一帮的大毒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抓住这个反面教材,清算“四人帮”及其代理人反党乱国的罪行,联系批判林彪,有利于分清文化大革命中的路线是非,把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进一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47.
經济发展下降战后美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愈加尖銳,经济危机頻繁发生,危机后果越来越严重。下表为战后历次危机生产下降和固定資本投资下降情况。 相似文献
148.
149.
<正>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因被广泛批评为"替炮舰政策招魂"而负气下台,成为德国二战后65年来第一个辞职的总统,令人错愕。几乎在同一时间,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不堪被指责在美军冲绳基地搬迁问题上失信于民,也宣布辞职。 相似文献
150.
张云英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51-53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使人成其为人的过程。人性是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有机统一,人的精神性是人成其为人的根本标志。从人和社会的需要出发,既赋予人从事社会生活的能力,也提升人的精神发展的水准,使人性在合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总体框架下,不断向更高层次和更加完美的程度攀升,这是高等教育的精神所在。以人性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个维度的综合作为哲学基础的高等教育,旨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最终目的在于使人学会同自己的精神打交道,学会用多种方式去养成精神,去丰富精神,去拓展精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