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综合类   1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在与传统相对的意义上 ,现代社会的出现乃是一场总体性转变的产物。这场转变不仅涉及外部的制度安排 ,而且也给人的主体心态和精神气质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在社会结构层面 ,现代性的典型特征表现为自主独立的个人从群体本位的归属系统中获得解放 ;在心性结构层面 ,现代精神的生成 ,则展现为价值秩序的位移和生存标尺的重构。由于这种位移和重构 ,现代人置换了传统的评价标准 ,动摇了传统的人生信念 ,进而在历史变迁过程中营造了一种全新的价值偏爱系统。  相似文献   
12.
论政治行为主体张凤阳(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副教授南京210093)像任何社会活动一样,政治活动也有它的主体承担者,这个承担者就是现实的人。政治活动讲到底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人就无所谓政治。这并不是说人可以在政治活动中随心所欲,人...  相似文献   
13.
正一、政府治理改革的特殊重要性在静态意义上观察"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仿佛是一种并列关系,它们分属不同的领域、承载不同的任务,因而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一当在动态意义上思考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操作,政府角色的特殊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这不仅因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诸领域的改革都需要政府主导推进,更重要的是,政府自身若非深化改革、全面准确地履行职能,其他领域的改革就无法坐实。就此而言,政府治理改革堪称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与现代的衡平──熊彼特理论建构的保守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学界,熊彼特是以其经济学研究而闻名的。但是,与同时代的其他经济学家相比,熊彼特经济学的一个显著特色,在于立足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文化背景,建构了一个解析资本主义文明的一般意义的理论框架。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在成长的早期阶段受到了传统因素的隐性支持。但急于摆脱封建羁绊的自由解放要求,使资本主义对这种支持缺乏充分的自觉意识。因此,随着资本主义把传统拱架当作纯粹的障碍来摧毁,它也就赶走和自己共生的老伙伴,并在一种自负心理的驱使下,一步一个地造成了自己的保护墙垣的崩坏。熊彼特由于以贵族式的口吻评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因此在文化品味上显示了一种甚为鲜明的保守取向。  相似文献   
15.
契约伦理与诚信缺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契约关系是一种普遍性的人际交往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主导着交易行为,而且影响着政治-法律的制度安排与实际运作,甚至连家庭生活也被它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从某种意义来说,现代文明就是一种契约文明。正因如此,考察和梳理“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变迁,分析和说明契约伦理的型构、特质与效应,就成了理解现代性的一个关键。诚信问题的发生机理和解决路径,也只有顺着这样的思路才能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论卢梭政治哲学中民粹主义时殷弘,张凤阳民粹主义作为一种尊崇并作为诉诸于平民大众情感和政治一社会理想的理念、教义或行动准则,其通常的基本特征,在于追念和怀恋幻化了的共同体生活。这样的共同体,无论是族群、村社,或是晚近的“群众”,在民粹主义理念中都被想象...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略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借用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我们可以把这种变化定义为"保护带"的调整。党代会报告文本语言从"革命—斗争"取向到"改革—治理"取向的位移,即是这种调整的反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看,通过积极调整"保护带",党的治国纲领在确保"硬核"稳定的同时,也因"三个面向"而显得更富有活力了。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的自我革新能力和与时俱进的环境适应性。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应该依据这套开放性治国纲领来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在西方历史上,共和主义本是一个古老的政治传统。但是,随着自由主义获得现代政治话语的操控权,这个古老传统即使没有灭绝,至少也在相当程度上被屏蔽了。因为这个缘故,从20世纪中叶开始,当一些思想家谈论并着力推动共和主义复兴的时候,自由主义就很自然地成了他们必须正视的主要对手。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当代西方人患上了一种“公民唯私主义综合症”和“政治参与冷漠症”。因此,如何塑造积极公民,以发展一种堪与自由主义抗衡或媲美的政治哲学,便成为当代共和主义所必须回应的一个核心问题。肖滨教授的研究告诉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需…  相似文献   
19.
崇尚个人权利、张扬个性自由是现代文化的典型特征。它为现代性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个基本平台。但是,纵令充分认可个性解放的历史进步意义,并把它作为具有正当性的价值原则予以接受,也依然有理由就这一原则的合理限度提出追问。从这个角度来说,考察一下文化保守主义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批评反思,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对当今世界的许多人来说,用“民主”一词冠名现代西方政治体系,已经成为某种日常言语习惯。但这种用法并不恰当。严格地讲,现代西方国家的治理结构,既混杂了若干“非民主”的成分,更安装了一些“防民主”甚至“反民主”的部件。因此,出具一个简单的“民主”标签,不仅会误读现代西方政制模式,而且会淤塞思考大国善治问题的理论通路。事实上,今天被一并归于“民主”名下的文明政治成就,有许多来自别的政治传统,譬如“共和”。所以,应正本清源,在逻辑意涵和实践效能两方面给“民主”减负,重申“民主—共和”的互补型关系,而不能听任政治言说变成“民主”的单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