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81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55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388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何保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及各级人民政府对此都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深入做好农民工稳定工  相似文献   
922.
晚清政府借外债修筑沪宁铁路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沪宁铁路成为官办外债铁路的原因1895年,临时兼任两江总督的湖广总督张之洞首先提出沪宁铁路全路建筑计划。在最初的沪宁铁路建设方案中,张之洞只是主张以官督商办的方式,“筹一段之款”,“办一段之路”,并无借外债修筑该路的意图。但是,沪宁铁路最终却演变成了一条官办外债铁路,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的严重财政危机,使沪宁铁路建筑计划的实施面临着官款难筹的窘境。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大量军费开支及战后对日巨额赔款,使清政府在战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财政危机。正如清政府户部奏折所反映,“方今国用匮…  相似文献   
923.
成都市房价上涨所带来的人口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掌握到的成都市的一些实际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房价上涨所带来的人口效应主要集中在婚育、迁移、养老和社区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24.
文章针对传统SMOTE及BSMOTE过采样方法会导致多数类样本识别率下降的问题,提出基于局部密度的改进BSMOTE算法(LDBSMOTE)。首先,根据样本分布特点计算局部密度值并筛选根样本,最大限度地保证具有潜在价值的样本不会被丢失,然后通过SMOTE合成样本,最后利用集成学习算法进行分类。为了验证LDBSMOTE的有效性对15个公共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SMOTE和BSMOTE,LDBSMOTE算法在F1、G-mean及AUC上平均提升了2.25%,且平均得分均为最高,能在保证多数类样本识别率的基础上提升少数类样本的识别率,有效提升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925.
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却未得到足够重视,享乐主义等负面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冲击,亟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坚定文化自信,强化理想信念。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正能量、正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讲仁爱、重民本”的思想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四个全面”布局,开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造有为政府;“守诚信、崇正义”的思想有助于建立有效市场,加强市场经济体制的法治化、制度化建设;“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有助于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型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基于上述结论,建议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统筹处理“守”与“变”和“中”与“外”两组关系,抓好中小企业人员、基层官员、青年学生等三个“重点群体”,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926.
927.
928.
在生鲜电商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如何权衡物流成本与时效性体验性之间矛盾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盒马鲜生为例,围绕其关键物流建设与发展实践,分析了生鲜电商的物流“成本-时效-体验”困局的形成动因、破局过程及结果,提出了生鲜电商突破物流困局的理论模型,给出了阶段式连续性“N字形”破局路径。基于此,本文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生鲜电商物流内生性发展的实现机理,并给出了实现生鲜电商物流目标的长链式管理准则。研究发现,生鲜电商的物流困局破局过程主要由突破成本投入引致的物流困局构建物流合法性,突破消费非程式化引致的物流困局构建物流有效性,突破环境脆弱性引致的物流困局构建物流包容性三个先行后续的动态优化过程组成。在破局过程中,生鲜电商与消费者实现共同演化升级,逐步形成了生鲜电商消费共同体、双向深度参与执行体和生鲜电商消费智能体。得益于这一正向优化过程及其影响,生鲜电商能够实现生鲜产品与物流服务前瞻性的构建。  相似文献   
929.
生鲜农产品具有质量和数量双重损耗特性,零售商需采取合理的保鲜控制策略降低损耗带来的损失。对此,建立了同时控制生鲜农产品质量和数量损耗、显著控制数量损耗和显著控制质量损耗三种保鲜策略下,考虑质量损耗和数量损耗的生鲜农产品库存模型和零售商利润模型,对比分析了零售商的最优保鲜策略选择以及对应的订货和定价策略。研究发现:当质量损耗和数量损耗控制效果一定时,随着价格和新鲜度敏感系数之比或批发价格逐渐增大,零售商的保鲜策略选择由显著控制数量损耗转变为双重损耗控制,进而转变为质量损耗控制。而当保鲜成本和保鲜效果敏感系数较低时,零售商只会在两种具有单一损耗控制效果的保鲜策略中进行选择;但当保鲜成本和保鲜效果敏感系数增大时,零售商选择双重损耗控制保鲜策略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9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