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案例指导制度的目的在于抑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保障司法权的统一性.但制度设计的初衷与实践结果总是有所差距.在法律实证主义理论的剖析下,指导性案例的确定有可能成为立法过程的延续,而其在司法实践中也会产生刚性约束力,这对立法权、法官的独立审判权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案例指导制度的建构与我国司法体系尚未有效衔接,制度合法性基础的缺乏以及其与审级制度的冲突也需要相应调整.在此情况下,案例指导制度应当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确定其在司法体制中的辅助性地位,弱化指导机制的行政性,并进一步完善指导性案例的遴选程序与适用难题.  相似文献   
32.
于东民  张玉洁 《中华魂》2012,(14):13-15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风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重要领导者、中外闻名的抗日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33.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文章阐述了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概况,通过对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地区的问卷调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转移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状态差异,并对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和进城迁居意愿这两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34.
妇女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只有把妇女尤其女干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发挥出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有必要从女性成长的内在素质、修养等心理品质方面来反思自身,探讨女干部成长的心理调适,为女干部成长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5.
数字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的适用范围采用列举式,这种列举式权利限制模式在面对数字图书馆著作权的合理使用问题时显得过于狭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被打破,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我国亟需完善或扩充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对此,拟通过重新确定著作权合理使用的一般性原则和范围,完善著作权法律体系,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奠定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36.
该文对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创新人才知识结构树状模型。模型主要包括树根代表的知识结构与积累 ,芽和枝叶代表的运用知识和创新点 ,树干代表的创新精神 ,树型代表的哲学素养。文章根据创新人才合理知识结构形成的规律 ,提出高校图书馆应成为创新人才合理知识结构形成的知识中心 ,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熏陶中心 ,以及成为师生进行创新活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37.
大庆油田实现持续稳产,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努力推动科技创新,为实现原油4000万吨稳产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要从树立"三种意识"、发扬"三超精神"、打造"过硬团队"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8.
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发达,不仅极大地增加了隐私被侵犯的可能,而且加重了侵犯后果,责任追索逻辑的失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一局面。鉴于美国的行业自律模式、欧盟的立法规制模式和安全港模式自成体系、各有利弊,我国应取长补短,构建自己的特色模式,加快隐私权保护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39.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在特定的场合下,模糊语比清晰的语言表达更得体。以模糊语的界定与产生为基础,运用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理论,对日常谈话以及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及其语用功能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模糊语丰富的会话含义。  相似文献   
40.
中国科技金融创新模式选择的争论评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学者对科技金融创新工作的重点领域有三种争论:科技创新重点论、金融创新重点论、科技与金融结一合论。其中,科技创新重点论者有科技部门与金融部门之争,金融创新重点论者有融资渠道创新和科技金融体系创新之争。我国科技金融创新模式可以在以科技与金融相结合作为重点领域的基础上,确定以创新科技金融创新。体系为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