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5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05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一、证券立法的参照模式我国证券立法处于初创时期,有必要借鉴和吸收国外、海外的立法成果.可供参照的模式大体上有以下五种:1、美国模式.美国证券立法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联邦法律,主要是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二是各州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三是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某些规则.美国模式的特点是:(1)国会对公司设有立法权(立法权归各州),因此联邦对证券市场的管理主要依靠证券法;(2)各州的  相似文献   
82.
如果说次贷危机和信贷紧缩成为工业化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的话,那么通货膨胀的卷土重来并不断加剧则是新兴市场国家所需解决的最棘手难题。这一人类经济“老牌敌人”的嚣张气焰构成了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前行脚步的重大掣肘。  相似文献   
83.
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处于发育和构型过程中的中国农村市场面临着与 WTO对接的选择 ,我们必须对此作出相应的审慎思索。一、顺应 WTO的原则要求 ,把握好农村市场的“开放度”尽管 WTO的条款比较复杂 ,但由于受其本身最重要的性质——契约性的规定 ,其条款系列的核心却是一套简单的、对缔约方具有约束力的多边贸易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我国农村市场与 WTO对接的基本要求。首先 ,顺应 WTO要求 ,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自由贸易为基本原则 ,加大国内农村市场的开放力度 ,实现农村农产品市场与工业品、劳务、金融、技术、土地等市场的…  相似文献   
84.
“教育学院是承担培训中学在职教师、教育行政干部的具有师范性质的高等学校①。”教育学院的服务对象是中学,只有对服务象有深切的了解,才能为之提供有效的服务。这正如工厂要十分注意研究市场需求和行情变化一样。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产销对路,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具有竞争能力,下面我们来看看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种种变化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从以下的扫描中我们也许会得到某些启示。中学教育改革是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三个面向”的题词等纲领性文献为  相似文献   
85.
随着社会风险多样性和应急管理复杂性的增加,突发事件对政府的应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现代化治理思路,政府跨部门协同在应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赋能效用.大型体育赛事是一个国家展现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综合平台,基于典型性、代表性、时间性、区域性原则,以公共安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为主要的突发事件类型,选取以往三...  相似文献   
86.
87.
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而在工业化过程中如何选择主导产业以推进经济快速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回顾了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理论争论,说明了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与不平衡增长战略的联系,介绍和比较了主导产业选择的若干标准;其次,文章考察了日、韩等国主导产业选择的经验及其对我国主导产业选择可能具有的借鉴意义;最后,文章考察了中国工业化过程中主导产业的演变及其经验教训。其目的是在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现阶段产业政策取向和主导产业选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8.
1992年1月,李长春最早提出中原崛起的概念。2003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通过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对实现中原崛起的基本途径、发展布局、战略举措、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阐述。实现中原崛起,不仅是一代又一代中原人的梦想,也是河南践行科学发展观、振兴中原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选择。目前,随着促进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各项措施的推进,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到新的战略起点上,正在进入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社会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一个积极拼搏、充满希望的中原正在崛起。本刊特组织刊发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撰写的四篇《中原崛起总体思路的系统化研究》专题文章,从不同角度对中原崛起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以期为加快推进中原崛起步伐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9.
河南建设生态省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有利条件,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对实现中原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生态省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工作重心,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搞好河南省生态省的创新发展,必须首先研究和编制好建设规划,着力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创建生态省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落实重点项目和工程,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90.
张锐 《现代交际》2010,(4):40-43
王夫之通过对《周易》旧命题的注解,在清算以往的道学思想,特别是道学唯心主义的道器理论的过程中,独辟蹊径地阐发了自己的道器理论。他深化了道器范畴的内涵;拓展了道器范畴的关系;认为道器两相须,道外无器、器不离道;指出道在器中,器者道之所依;提出了天下惟器,器者天下之正道的思想;探讨了器体道用,道体器用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