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28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09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469篇
社会学   154篇
统计学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马林对中共“一大”的作用考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林对中共“一大”的作用需要准确认识。马林第一次来华的使命中并没有在中国建党的 任务。马林到达上海时恰逢“一大”的准备召开,他和随后到达上海的尼柯尔斯基共同参与了“一大”的 筹备工作。从中共“一大”决议的理论层面看,“一大”的意义仍然局限于建立列宁主义的真正共产党, 并未接受马林所介绍的共产国际“二大”有关殖民地民族革命的有关思想。  相似文献   
82.
党内合作,对于国共两党都不是无条件的。孙中山之所以坚持党内合作是惟一的合作形式,前提就是共产党必须服从国民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最终接受这一形式,其原因不仅在于共产国际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更重要的是在三大前后从理论上也认同国民党的领导地位。在此前提下,中共提出国民党必须是各革命阶级的政治联盟、中共在国民党中必须具有独立性作为党内合作的两个条件。然而,这两个条件并没有得到国民党方面的认可。在苏俄、共产国际的作用下,两党的党内合作是在分歧并不明显的情况下确立的,从一开始便呈现出不稳定性、暂时性的特点。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党内合作形式不能简单否定。同时,考虑到中共实现其独立性的困难程度,对这一合作形式的肯定不应该绝对化。随着上述合作条件的相继变化,对这一合作形式的肯定评价也不能贯通整个国民革命时期,而只能限于两党合作伊始。  相似文献   
83.
论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明确指出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前大力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 ,重视文化建设 ,实际就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文化建设既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因此 ,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4.
加快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还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约300万左右,每年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18-20万人。因此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稳定。  相似文献   
85.
对佛教作为解释范式的逻辑可能性的研究具有在先性和基础性地位,这是佛教存在的合法性和解释的有效性的前提。作者运用元研究的理论视界,从智证结构、解释范式、形式系统三个维度对佛教作为一种解释范式的可能性、必然性、能行性及相关性问题分别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86.
德育应如何看待"利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扈中平 《学术研究》2005,3(6):117-120
利己从理论上讲只是一个中性词,是人趋利避害的一种自然本能,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利己与利他并不是天然对立的,利己本身并不包含道德问题,利己的手段才牵涉到道德问题.因此,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去灭杀人的利己之心,而是规范人利己的手段,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为利己正名是我国道德教育走出困境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7.
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带来了希望,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率先走上了富裕之路。但对于一些贫困地区来说,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市场竞争能力差,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大部分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企业生产的产品无市场,银行贷款被占死,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处在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的不景气又反过来影响金融业,使银行业不良资产增多,亏损面、亏损额度都在增大,陷入经营困境。银行的亏损、企业的不景气使银行不敢轻易对其贷款,企业得不到银行的支持变得更加困难,企业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又加…  相似文献   
88.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人口计生局与计生协联合开展主题为"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关爱流动人口"宣传服务活动,做到了四个"加强":加强便民服务。建立了流动人口便民服务中心,整合部门资源,实行一站式咨询、办事、办证服务。春节前后主动为流入人口就地办理婚育证明121例。加强孕前监测。为节后归市的流入育龄妇女开展生殖健康检查服务,目前妇检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9.
侯方域参加清廷乡试,为清初文坛与遗民界极其重要的事件,长期受后人关注。然其原因,至今仍众说纷纭,成为一大聚讼。深入解读侯方域的作品,可以看出其晚年为学趣向与青年时的狂儒、异端大异,而近于醇儒。这一转变,与清初特殊的政治背景密切相关,体现出他试图"以道易天下"、通过"济满以汉"的方式以保存汉文化的思想。这种转向表明,侯方域已由早期政治遗民转化为文化遗民。这必然影响到他对出处问题的思考,成为其参加清廷乡试的深层动机。这不仅是解开侯方域参加清廷乡试问题的关键,而且对研究明遗民的转型及出处策略的演变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现代世界金融秩序,是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主要经历了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世界金融秩序、以伦敦为中心的不列颠世界金融秩序、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世界金融秩序。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的更迭一直沿着中心化—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路径。世界金融秩序的空间基础在于世界金融中心。世界金融中心崛起的关键在于它们各自的政治经济实力的相对上升、资本的积累和其货币作为世界货币。大规模战争在世界金融权力的转移、世界金融秩序的变迁中具有重大影响,甚至起着关键作用。市场在世界金融秩序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干预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政府在世界金融秩序的权力结构和治理结构的地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