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69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367篇
社会学   55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文心雕龙》的《颂赞》篇集中讨论了赞体,但是在论述结构上缺失了“选文以定篇”的部分,在论述内容上仅论及史赞、杂赞而缺失了被视为赞体源头的像赞。结合辑佚及史传文献来看,汉魏六朝像赞创作极为繁盛,刘勰回避述及像赞及刘向、曹植、孙绰等赞体大家,应该与两晋之际佛教像赞的兴起有关。由于佛教像赞发源于佛经的史实,与刘勰试图建立的“五经为本”的本土文学起源论直接冲突,因此像赞回避了高僧像赞,并牵及列仙像赞,由此造成了赞体的诸多缺失。  相似文献   
92.
孟子以性善为人性本质,同时,人性的生成中也潜存着后天习性面向。基于动态人性观的视域,考察孟子人性论发展的一种可能;在人性立论层面,孟子人性论并非现成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生成的;在人性面向层面,孟子人性论潜存着后天习性,由于后天习性的介入,人性面向也由应然转向实然;在主体工夫层面,孟子提出“思诚”联结“诚”与“思”直接面向后天习性,将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开显主体的切实道德践履。同时,这一过程也即是孟子人性论的生成与完成,其潜存面向也为孟子人性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93.
94.
95.
未来取向是对于积极未来的思考、规划和建构,是个体对于未来时间框架的偏好。高未来取向的个体对未来时间的时距知觉更近,表现出更强的时间知觉多普勒效应,面对延迟折扣时表现出更低的时间折扣率以及在未来重要任务和紧急但不重要任务的优先权设置中更倾向于做出理性决策;低未来取向的个体则恰好相反。这种人格的差异被证明具有遗传性,基因和早期成长经历的交互作用能够解释未来取向的个体差异。此外,未来取向调控时距知觉多普勒效应还存在于具身认知当中,身体空间位移和眼动的研究表明,时间维度上的未来映射在空间运动的右侧进行。将来该领域的研究可以借助遗传影像学、认知神经科学手段以及精神疾病及其干预的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未来取向的功能机制。  相似文献   
96.
作为一门学科, 艺术史 首先产生于欧洲, 其艺术史观念与写作范式一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 西方中心主义 色彩。 随着西方学术话语的全球化扩张, 西方中心主义作为 艺术史书写的话语幽灵 一直或明或暗地支配着世界各国的艺术史书写。 无论是 艺术史 欧洲艺术史 世界艺术史 还是 全球艺术史, 艺术史书写术语的翻新固然体现了世界各国艺术史学者对 人类艺术通史 书写的憧憬与努力,但并没有改变现有艺术史书写作为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实践的客观事实。 从 不完整的艺术史 不平等的艺术史 不真实的艺术史, 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幽灵让东方艺术反复辗转于 缺席的东方 替补的东方 易容的东方 三种大同小异的失语状态。 要完成世界艺术史的重写与重构, 必须从驱逐西方中心主义 话语幽灵 开始。  相似文献   
97.
支道隆 《统计研究》1989,6(4):52-55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只有提高积累效果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在高效益的前提下稳步增长。因此,如何确切地核算积累效果,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这里积累是指我国国民收入核算的概念,而不是西方新SNA核算体系中积累等于“投资”加“金融资产增减”加“资本等集”的概念)。 一、投资(或积累)效果与经济增长模型 西方国家惯用的经济增长模型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投资率/边际资本产出率。这里边际资本产出率(投资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表示每增产一个单位的国民生产总值需要  相似文献   
98.
在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中,从希望占有自己能买到的一切商品,到选择购买最适用、最满意的商品,又发展为何时使用都能买到理想的商品,而今的消费者又在掂量着买回商品的所有权呢,还是买回商品的使用权呢?消费观念发展与变化的曲线,使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行业——租赁...  相似文献   
99.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力度不足 ;产业集中度不高 ;开发区进展明显 ,但产业特色尚未形成 ;高新技术实力强 ,但基础设施建设较弱 ;高新技术产业的规划布局不合理。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0.
本文认为先锋文学有两个必备条件:第一,它是文学队伍中勇于探索的尖兵;第二,它在后来的文学发展中赢得了一定声势的尾随者。文章以此为前提,同时兼顾先锋文学一词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的特定含义,论述了马原和莫言小说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