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7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凤  朱军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3):143-145
基于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的重要性、特点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对无机化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经验,目的提高无机化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2.
生成语法、配价语法等语法理论在分析汉语论元结构时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吸收各种理论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语论元结构具有互动性和层次性的观点,前者指构式、论元、动词之间具有互动关系和互动模式,后者指论元结构具有句法语义层面和语用层面两个层次,论元结构在语用层面受语境、语体的影响较大。互动观与层次观有助于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看法,具有相当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3.
提出了现代汉语中两个程度义词语“死”与“要死”,分析了它们在句法语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共性与差异,并指出“死”与“要死”分别代表了两类程度词语,它们句法语义上的共性与差异基本上也是这两类程度词语的共性与差异,文章还论证了语法化与主观化是“要死”类程度词语的双重固化机制。  相似文献   
34.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涛  蔡红  朱军  周丹红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2):121-122,126
结合我校有机化学实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与方法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果。通过这些改革,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了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和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5.
数字化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手段。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为例,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了探索,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信息类学科特点,构建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134N”混合式教学新范式,设计了“看辨提”三阶循环教学结构,强化了项目资源库、教学视频库、思政案例库建设,优化了混合式教学评价方式等。通过教学实践的应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助力学生成长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36.
"分"与"合":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7.
朱军 《学习与探索》2022,(10):90-95
财政职能的履行是发挥党组织作用和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保障。经过百年的实践,中国积累了从国内到国际、从理论到实践、从主动到有为、从守成到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宝贵的财政管理经验和财政改革经验,这些成功经验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思想,是党领导各个方面系统谋划、统筹考虑的结果。新时代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财政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系统所处环境、系统构成要素的主体、整体与个体、整体与局部和系统演进的动力源来看,财政政策可以基于系统平衡的核心理念,围绕人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38.
39.
文章基于全国8个城市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需求的现实状况以及权益类型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权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存在差异性认知,相比市民权益,他们更重视劳动权益。工资、子女教育、社会保险与福利、住房既是高度重要性权益,也是迫切需要政府加以保障的权益。受教育年限越长,就业身份为雇主,流入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越倾向于选择市民权益作为第一重要权益。受教育年限越长,就业身份为雇主,收入水平越高,流入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越倾向于选择市民权益作为第一迫切权益。为了精准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政府需要根据少数民族的主体需求与权益赋重,建立分层次、分重点、有针对性的权益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0.
朱军 《今日南国》2014,(1):22-22
按照春晚的惯例,我在正式排练前三天收到了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办公室的名义发出的书面通知,进入了1998年春晚的彩排。第一次进入一号大厅,我不禁眼前一亮,演播厅不仅面积几乎翻了一番,舞台形状也由原来的方形变为了圆形,果真气派无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