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朱成玉 《社区》2008,(32):24-24
母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母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从不含糊。记得有一次,她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母亲又是为了节约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相似文献   
22.
朱成玉 《金色年华》2009,(12):22-23
很久没有人这样信任他了,把他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那一晚,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相似文献   
23.
朱成玉 《领导文萃》2014,(13):127-129
正局长家里有事,不能去值班,就让他的司机吴凯代劳,并把自己办公室的钥匙给了吴凯。吴凯知道,这是心腹才有的待遇啊!吴凯的妻子阿丽听说他要替局长值班,就撒娇非要跟着去,她说她想看看局长的办公室到底有多气派。"果然气派非凡啊!"到了之后,阿丽惊呼道,"你说这要是你的办公室该多好。"阿丽摆弄着一个个令她艳羡不已的物件,吴凯警告她一定要小心点儿,别给弄坏了。  相似文献   
24.
朱成玉 《社区》2010,(2):7-7
上帝阅读着尘世的每一个人,他把每一个人都当成了一本书。厚的、薄的、通俗的、经典的,还是无聊的?书是自己写的。对人生的理解、对家庭的理解、对爱的理解,都有着自己的思考。每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面孔后面,都会是一段段的传奇经历,一段段的曲折故事,一段段的心路历程。每个人都在用生命撰写着自己的那本书,无论高贵或卑贱、富有或贫穷、幸福或痛苦,就算只有自己一个读者,也值得每天抽出些时间来书写,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这本书的价值。  相似文献   
25.
谎言鸦片     
谎言如同鸦片,吸了这口想那口。上了瘾的人,为了吸上一口,常常会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26.
寒冬的夜里,父亲的胳膊又晾到了被子外面,第二天早上,那只胳膊又开始了习惯性痉挛。疼痛使父亲的额头冷汗涔涔,我们的心也跟着揪到一起,却手足无措,只能尽力地揉搓父亲的胳膊,为了治好父亲的这个怪毛病,我们煞费苦心,带父亲去大大小小的医院检查,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医生们说是痛风,开了些治疗痛风的药,再无良策。但那顽固的毛病就像不受欢迎的访客,每年冬天不请自来,吃了各种药,用了各种偏方,却无济于事。疑云笼罩在我们心头,父亲得的到底是怎样的怪病呢?一次在饭桌上,父亲终于揭开了谜底:  相似文献   
27.
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  相似文献   
28.
父亲的味道     
朱成玉 《社区》2013,(20):26-26
我有一位生性懒散的同事,因为平时工作清闲,他每天到单位点个卯,然后就溜出去打打麻将,喝喝小酒,每日里逍遥自在地过活。可是这几天,这位仁兄不知怎么了,突然开悟了一般.不但按时上下班,还捧着一本《唐诗三百首》摇头晃脑地背个不停。问其原因,竟然是因为他上初中的女儿在背诵《兰亭序》的时候,正好他会那么几句,就脱口背了出来。  相似文献   
29.
北京市通州区有个金姓的长寿老人,大家都叫她金奶奶。百岁的老人家长得特别有福气,大脸庞,大耳朵。出生在1907年,今年已经一百零二岁。虽然长相很福气,老人的一生却充满坎坷,唯一的幸福来自于她的晚年。  相似文献   
30.
少年的魔法     
他是一个酒鬼,人人都像躲避瘟神一样躲着他。越是躲他,他就越讨人嫌,不是敲敲你家的门,就是拍拍他家的窗,再不然猛吼几嗓子,搅得人家鸡犬不宁。他在人们鄙夷的神色里缩着身子,苟延残喘地过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