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玉器作为中国古代器物文化的一个代表,凝结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也折射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与道德操守.文章在对传统玉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就玉器造型设计中的神性、物性和人性进行了分析.进而说明器物、制度(仪式)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论证了玉器中蕴含的人与神、人与物和人与社会三个维度的文化内涵,对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和借鉴中国传统造物法则和欣赏中国古代玉器提供一个认识路径.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从民族政策与宗教政策结合的角度揭示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的特殊历史意义。认为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回族、伊斯兰教政策大体轮廓的奠定。文分大体轮廓奠定条件的具备、大体轮廓的主要内容、助推大体轮廓奠定的四大因素三个部分。随后则是对本文内容意义的两点重要说明。  相似文献   
63.
景德镇民窑制度文化的价值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景德镇民窑制度文化既包含地方政府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也包含景德镇窑业主、瓷业工人等从业人员在长期的生产、管理、销售等“博奕”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体系和规律,以及从业人员约定俗成的风俗和习惯。可以这样说,民窑制度文化与景德镇的瓷业发展和城市命运有内在的联系。当代民窑的崛起以及其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起人们对千年沉淀下来的民窑制度文化的现代价值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4.
为了使高校体育成绩评价更客观、公平和合理,做到科学、实效。提出了适合现代体育教育目标和任务的成绩评价模式。得出结论: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应从全方位、多角度,按照评价指标体系中多个模块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评价。以此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65.
本文系对汉文伊斯兰教译著的伦理文化的简单介绍,包括这种伦理文化的形成和特点,这种伦理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精华所在,这种伦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6.
李兴华 《回族研究》2006,(2):88-102
本文首先介绍了兰州的辖域及历史沿革,然后提要式地列举了兰州伊斯兰教的地位。接着根据伊斯兰教传入甘肃的一般情况,谈了对伊斯兰教传入兰州时间的初步看法。而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兰州伊斯兰教大事、清及民国伊斯兰教政策在兰州的实施及兰州的清真寺三个方面。特别是在研究兰州清真寺时,倾向于认为兰州是经堂教育制度化中的一个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关键城市。在这之后又对兰州的门宦及其拱北作了尽可能全面和简略的列举。最后探讨了可以认为是清末民初兰州伊斯兰教“特产”的灵明堂及由灵明堂创传所折射出的这时兰州伊斯兰教的“一角”。  相似文献   
67.
南京伊斯兰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华 《回族研究》2005,(2):146-162
本文叙述了南京伊斯兰教的地位,介绍了伊斯兰教元之前传入南京的一些可能,罗列了明前期南京穆斯林频繁迁移的种种情形,研究了明伊斯兰教政策首先在南京实施以及这种实施对南京伊斯兰教的影响,对南京的清真寺及有关场所作了分类,对净觉寺幸存文物作了列举。并着重从伊斯兰教在中国全面中国化的角度,研究了郑和下西洋与南京伊斯兰教、经堂教育、汉文译著活动的关系,使研究更具历史感。最后简单论述了南京伊斯兰教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68.
本文概述了循化的历史和循化伊斯兰教的地位,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循化的时间,分析了循化撒拉族穆斯林聚居区的形成和独特的内部结构、有关制度、祖传手抄本<古兰经>等对这个聚居区形成的促进作用.介绍了清乾隆前在循化初建的清真寺,特别是古貌大体仍存的7座清真寺,介绍了循化伊斯兰教的教派(包括拱北)、教派斗争和穆斯林反清起义,最后介绍了民国时期的循化伊斯兰教和时循化伊斯兰教大家不熟知的几条汉文资料的存目.  相似文献   
69.
近日,《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终于同读者见面了,这是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界的一件大喜事。作为这部书编著人员和资料翻译人员的同仁和朋友,我对这部书最终正式出版由衷地高兴。由于这部书的出版,列入国家“六五”、“七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最后成果的三部有关中国伊斯兰教历史研究的专著,即《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已全部出齐。二十年来为中国伊斯兰教历史研究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70.
作为一种以观念价值形态存在的社会文化,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存在之求生存和求意义的和谐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使信仰危机成为社会转型期困扰中国大众的一个焦点问题。信仰异化是信仰危机的非理性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变迁是信仰异化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多元文化的冲撞是信仰异化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寻求发展的焦虑与紧张是信仰异化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