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17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72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262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523篇
社会学   273篇
统计学   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2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王夫之是一个典型的儒家学者,他的学术思想,有鉴于明王朝兴衰变乱及感于个人人生之遭遇,志以继承正统儒学,发往圣精神,寻求治乱变通之旨。考查其学术思想之成长轨迹,可窥其学之大略。  相似文献   
72.
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发展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为应对时代挑战,我国高等学校应主动肩负起知识产权教育的重任,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培养知识产权人才,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现代社会基础设施体系由社会基础设施与经济基础设施两大部分组成,社会基础设施主要服务社会市场、社会政策与社会目标,经济基础设施主要服务经济市场、经济政策与经济目标。经济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与人类福利具有重大影响。经济基础设施构成、数量、质量与结构是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前提,是经济学与经济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之一。现代社会发展议程与社会政策框架引发社会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关系议题。社会基础设施与经济基础设施相互依存、互为前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奠定社会基础。本文首次系统论述社会基础设施概念、性质、目标、构成、功能、作用、地位和社会影响,指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前提,社会福利不是经济发展的配套工程,而是社会前提。  相似文献   
74.
同美  益卓 《民族学刊》2018,9(3):65-72, 117-119
从藏族古代文化的视角来看,金器太阳神鸟图似乎与斯巴嘎巴和迥瓦风轮的观念有关,斯巴嘎巴和迥瓦风轮观涉及藏族本教的空间时间观和宇宙本体观。斯巴嘎巴是藏语的汉语对音,指空间和时间。迥瓦是藏语的汉语对音,指风火水土四元素。风轮是藏语的汉语意思表达,指“风”为元初原动力的宇宙形成观。在藏语言里,黄金面具实为金面。古藏人非常重视头发及其发型,即便是对死者补妆也是如此,在为死者补妆时,发辫被排在了补妆12点数的首选位置,且头发与绿松石相对应。  相似文献   
75.
初入职场,专业和学识并不是你与众不同的地方,什么才能使你脱颖而出呢?从下面的两个小故事中,也许你能得到启发。大专文秘毕业的林博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当初只是一名普通员工。他发现,每天大家下班后,总裁蔡先生依旧会留在办公室工作到很晚。于是他决定自己也留在公司里,在蔡先生需要时给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从政治哲学、现代化、国家责任、公民权利、社会需要和福利等理论视角出发,运用文献回顾、社会—历史比较、社会政策和综合研究等方法,从国家与福利社会史等角度,首次简要描述1911~1949年中华民国,1949~1978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中国,1978~2015年改革开放中国3个发展阶段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历史发展轨迹,概要梳理3个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政策基本涵义、价值目标、理论基础、基本原则、服务对象、范围内容、优先领域、服务方法、管理体制和基本特征.全面介绍当代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与社会政策发展现状,尤其是面临主要问题和严峻挑战,全面概括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政策框架历史发展的体系特点,系统总结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政策百年变迁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客观规律.最后试图从理论建构角度将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模式与社会政策框架概括为"社会—市场—国家组合型社会福利制度范式",为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中国经济发展奇迹提供科学理论解释,指明中国福利制度与社会政策发展的总体方向,勾勒"路线图与时间表",规划专业行动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奠定现代福利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77.
为切实做好学生返校客流高峰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涉及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正定交警大队采取四点措施:一是加强思想教育:二是加强执法力度:三是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四是加强交通安全宣传。积极应对学生返校客运高峰。  相似文献   
78.
中国社会福利时代与构建福利型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实务模式建构营造适宜环境,社工专业发展、社工实务模式与社工实务理论创新等议题应运而生。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概念框架主要包括实务哲学、实务理论、实务模式、实务智慧、实务经验、亲身感受和社会生活实践七个类型,代表社工实务不同的层次结构。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源于生活实践,指导专业社会服务,确立社会服务基本原则,划分社会服务范围内容与优先领域,界定社会服务对象,规定社会服务过程与程序,选择适当的助人方法技巧,确定专业服务标准,指明专业服务发展方向,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发挥多种重要作用。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最突出的特征是融微观化、指导性、操作性、实践性、过程化、方法论、生活化和个性化于一体,将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专业助人方法和专业服务有机整合起来。中外历史经验证明:影响和制约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发展与理论创新的社会结构性因素众多,尤其文化与福利文化等结构性因素都深刻影响社工实务理论。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发展状况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模式和制度安排的结构功能。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精髓是如何看待、回应和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福祉,实质是反映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理论创新能力,反映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现代化建设程度。  相似文献   
7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社会需要、社会政策与社会制度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如何将中国版社会福利共识、福利国家形象建构与社会管理创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版社会福利现代化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在比较英国和欧洲、美国、拉丁美洲和东亚福利国家与福利现代化模式基础上,首次提出的以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应急、社会救助服务为主体的中国版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实质是界定政府职能范围,确定社会服务优先领域,描绘中国社会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社会福利实践为社会哲学、福利哲学、现代社会观、福利政治学和福利社会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刘继同 《人文杂志》2012,(5):145-154
2010年既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又是中国儿童福利元年与家庭福利元年,标志中国儿童福利运动,尤其是儿童世纪和儿童福利时代的来临,儿童福利概念成为核心概念。儿童福利概念内涵外延、界定取向、社会理解与社会建构成前提性基础理论与重大政策议题。本文首次概括中国儿童福利概念界定个体化、专业学科、模仿西方、职能部门化和行政管理化五种传统取向,率先提出学术理论研究、纵横交织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建构界定等方法,构建了儿童福利概念框架。儿童福利概念框架决定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以现代性儿童福利概念框架为基础,笔者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服务体系,强调国家儿童福利责任主体与责任范围内容。最后,笔者简要讨论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对世界和平发展、中国全球战略、国家形象建构、国家最高利益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多重长远和战略意义,强调国家是儿童福利制度框架建设的责任主体,指出儿童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最基础与最核心的部分,儿童福利制度建设是国家最大和最优先的政治问题,当务之急是形成"社会福利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