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继2009年7月24日发生通钢事件后不到一个月,又发生了类似的林钢事件。林钢工人对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示不满,将企业改制小组重要成员、濮阳市国资委副主任软禁在办公室,迫使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林钢改制暂停。联想到近些年来发生的其他带有暴力色彩的群体性事件,不难发现当前社会中的利益冲突确实已达到一个相当紧张的程度,这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温特主张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他认为,微观层次上争取承认的斗争,加上军事技术发展的推动,同时受到宏观层次上无政府性的引导,终将导致世界国家的诞生。围绕着世界国家生成的可能性问题,温特与尚侬之间展开了一场小论战。温特进行世界国家的研究确有意义,但他在世界国家的界定、对他者的认识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导致他实际上未能回答世界国家生成是否可能这一问题。在世界体系演变的过程中,朝向世界国家方向的内部动力不充分、外部动力不存在,因此决定了世界国家生成的不可能,我们应该从其他方向去探索美好世界生成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毛泽东《矛盾论》中关于普遍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在矛盾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问题,以及“特色理论”的哲学基础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自2010年底以来,一场以民主为诉求的变革浪潮席卷中东各国,突尼斯的本·阿里和埃及的穆巴拉克被迫出走或下台,利比亚的卡扎菲则利用手中的军事力量进行抵抗,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互联网上的观点表达,各种各样的外交观均应有其生存空间,不可能要求一种外交观去全面地反映国际现实。但是,如果网络上声音各执一端,缺乏一种中间、理性的声音,对决策与民众认识世界就会起到比较消极的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急需在当前的中国互联网上,塑造一种既理性又现实的主流外交观。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一直努力参与并推动西撒哈拉(简称西撒)问题的解决,曾有效促成各方实现停火。但是,西撒问题迄今仍然悬而未决,从整体来看,联合国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且具有较大的波动性。霸权主义的干扰、大国利益与注意力的转移、缺乏解决争端的有效手段以及联合国自身公正性等一系列因素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只有坚持公正对待所有冲突、加强安理会的权威、坚决按照《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基本准则公正、现实地处理冲突,充分发挥联合国秘书长及其代表的积极作用,才能促使西撒问题得到尽早、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7.
由于非传统安全主要关注非国家的非军事、非政治领域的问题,一直面临着"谁来维护非传统安全"的主体缺失困境。国家虽是国际社会的首要行为体,但并不适合作为非传统安全的首要维护主体。政府间国际组织也无法避免类似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际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基于公民自愿的跨国组合,以其公益性、软性治理等特征,体现出其作为非传统安全"天然促进者"的角色,但其在能力、效力、合法性方面的缺陷显而易见,未能充分担任起促进非传统安全的主体角色,不能因此否定国家在维护非传统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只有通过安全治理框架,协同发挥非政府组织与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维护非传统安全。  相似文献   
18.
民族复兴背景下当代中国的国家身份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份是理解近代中国的一条关键线索。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对自己的身份进行不断追求、重新定位的历史。新中国建立后,国家身份以社会主义为基调与主旋律,但仍未最终定形,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相比,东北亚可能是地区合作最为落后的地理区域之一。权力、安全、经济等方面的利益冲突,以及传统文化、历史记忆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观念冲突,使得东北亚诸国在不同议题上结成不同的国家合作或议题合作区块,从而形成一种多重碎片化的格局。碎片化不但使得整体的地区合作难以形成,甚至造成既有合作领域倒退的"坏苹果"效应,因此,对东北亚碎片化的生成与竞争/合作状况进行充分的评估,有助于为碎片化的缓解与治理提供思考路径。东北亚各国应该及早采取措施缓解或消除地区碎片化,从而在未来的全球地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关系正常化以来的中越关系具有两个面向:一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二是作为相邻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两个面向对整体中越关系的意义截然不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越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同志关系,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反对西方和平演变方面“同呼吸,共命运”。作为相邻的民族国家,中越两国却在诸多问题上存在利益分歧甚至对立,尤其是南海问题,几乎成为两方难以调和的矛盾。友好与竞争因此构成了中越关系的一体两面,彼此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其内在的张力是我们理解中越关系复杂性的一把钥匙。而美国对这种张力的利用,则成为影响中越关系变迁的关键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