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07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商业规划:营造城市和谐的魔术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设施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经济生活的中心。但是,一个光有商业设施,没有合理的商业结构和市场体系,也没有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城市,它的形象和竞争力是要大打折扣的。按照我国入世承诺,我国商业领域的过渡期将于2004年底结束,届时我国对外资商业的准入将基本取消地域、股权和数量的限制。在严峻的形势下,通过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可以为各种商业企业搭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减少投资的盲目性,避免过度竞争,稳步推进商业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202.
李怡 《学习与探索》2004,(1):114-116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工作之一 ,在此坚实基础上产生的成果更有可能是较为科学的。发生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年青”的学科 ,资料年代近 ,易得 ,天然地造成忽视资料的毛病 ;而且许多研究材料在不同场合下被不断地重复使用着 ,新颖性和学术价值在降低 ;与此同时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版本较多、繁富迷乱 ,又使文献的搜集与研究相对地困难 ;加之现代文学是个政治性较强的学科 ,其传播、研究受到政治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的干扰。这些就给我们的研究设置了一个课题 ,必须先做资料的辨伪、辨证工作。基于此 ,本栏六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学术资料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史料建设的重要意义 ,认为必须重视史实 (即“根据”)的析理 ,重视资料的辨伪、辨证工作 ;研究和考证是一体两面的学术行为 ,考证的过程就是研究深入的过程 ;文学资料特别重视前伸 ,因此要下些由当代到历史的功夫 ,强调翻检资料时 ,既要有历史感 ,又需要当下的立场 ;为了提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水平 ,讲求科学性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在解放思想、努力创新的同时 ,还应注意反思 ,保持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03.
李怡 《唐都学刊》2003,19(1):53-55
“全球化”是新世纪中国学术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国西部文学”虽然已经阐述了多年 ,但在今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之中 ,无疑也产生了特殊的意义。但将这两个“重大”置放在一起 ,其意义的连接却变得曲曲折折了。从表面上看 ,“全球化”与“中国西部” ,这是一个普遍性的时间和一个特殊空间的问题。我们常常在说“全球化时代”如何如何 ,这也就是说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正在怎么“化”的过程 ,这是一个时间的过程。“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西部文学” ,似乎应当考虑的是一个局部空间的文学现象如何适应更有普遍意义的时代发展的要求。当然…  相似文献   
204.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怡 《中国社会科学》2012,(2):164-180,208
长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依托"新文学"、"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文学史叙述概念加以展开,成就斐然,但也存在若干亟待反思的问题。其核心症结在于,这些概念和叙述方式都有意无意地脱离了特定的国家历史情态,从而成为一种抽象的"历史性质"的论证。今天,文学史应在更符合中国自己的历史情态的基础上叙述文学的史实,近年来学界提出的"民国文学史"的积极意义正在于此。不过,重要的不是概念的提出,而是我们需要通过新框架的研究揭示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独特的生成机制。研究在不同细节上展开的"文学机制",有别于我们过去所熟悉的社会历史批评,也不是对西方文化研究理论的简单移植。由此,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属于中国自身特征的一系列规律有望获得独立的挖掘,并最终形成中国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5.
李怡 《理论界》2012,(1):109-110
公元前5世纪发生的希波战争,其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早已超出战争本身。古希腊在战争中以少胜多,不仅成功地抵御了波斯帝国的入侵,而且是对古希腊政治与文明的一次重大考验。战争背后,希腊在不断探索和完善民主政治制度过程中,所形成的公民对国家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对个人自由和尊严的重视,以及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使用优秀的军事指挥将领等因素,从客观上促使了希腊最终获胜。  相似文献   
206.
全球化进程中身份认同的问题早在五四时期已有突出呈现,其时的知识分子遭遇了民族、国家、文化乃至自我各方面认同的危机.五四新文学中弥漫着种种危机的体验.正是这些危机感受形成了五四新文学在理论主张上偏至、在风格上具有飘零感与分裂感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7.
编者按:"汶川地震诗歌"写作所凸显的文学面对灾难、直面社会现实、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涉及的正是当代文学传统中是否应该表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等文学正统、文学规范以及如何表现的本质问题,而中国现代诗论中对诗歌"社会意义"的强调又经常与对"艺术追求"的阐述形成二元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208.
《五猖会》作为《朝花夕拾》中篇幅最短的小文,其阐释境遇在今日看来堪称黯淡,前人大多将其并入鲁迅抨击父权的系列,甚至于将其作为1919年所作《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脚注。但回归文本本身,比起强烈的价值抒发与议论,《五猖会》投注更多笔墨于游神赛会本身的趣味性,而最终作为全文之眼的“诧异”,除却顺承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谴责“父”之过的主题,似乎另有与之相异的阐释空间存在。  相似文献   
209.
中国新诗史上,存在着大量的散佚诗集,它们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在根本上影响着中国新诗史的书写面貌。众所周知的是,对民国时期诗歌文献的整理再造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对中国现代散佚诗集进行搜集、整理与研究的工程至少可以分作三大板块,其一是总目的全面编订,其二是散轶诗集的影印再造,其三便是对这些诗集的学术性研究。诗集研究应该是现代新诗研究的基础性、根本性的重要史料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