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81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杜洪艳 《中南论坛》2006,1(2):101-103
本文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种新的计算方法——Karmarkar算法的两种具体算法作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笔者自己对这两种具体算法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62.
在目前公开出版的中外历史教材中,对人类早期的社会組织问题有两种流行的说法:一种意见认为,人类最早的社会組织是原始群或原始人群(见198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史纲要》;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简史》)。其论据是:“北京人的工具和生产技术都很原始。为了获得必要的食物和抵御猛兽的侵袭,他们必须结合成群,否则就无法生存。这种原始群是人类早期的社会組织。”另一种意见认为:原始群或原始人群只能是人类形成前的一般动物所固有的生活方式,它不成为人类最早的社会組织。人类最早的社会組织是“血缘家族”(见1982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  相似文献   
63.
论网络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作用,对企业的创新有着双重影响。网络改变了现代企业的生存环境,使企业置身于一个高度开放、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网络环境下企业文化创新具有前瞻性、适应性、吸收性和民族性特点,其内容包括:诚信与民主、学习与创新、竞争与合作、民族性与开放性等相结合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64.
刍议市场规则杜洪春(安阳工商局文峰分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定要涉及其规则问题。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不仅需要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而且必须构建内容齐全的市场规则,从而促使市场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使我国的市场得到有序的...  相似文献   
65.
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基本功能有:文物收藏,宣传教育,科学研究。本文针对博物馆宣传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6.
任何的课堂教学都不应该是单边的教师活动,而是教和学的双边互动。巧妙适当运用幽默艺术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更有益于提高自己教学艺术的情感和魅力。  相似文献   
67.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根本问题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真正面向市场办学。本文拟就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存在的问题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的专业设置背离市场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专...  相似文献   
68.
69.
物价轮番上涨和工资与物价螺旋上升,是改革面临的两大困境。特别是今年将是我国改革以来物价指数上涨幅度最大的一年,因此,物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上议论的热点。这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实到了一个关键时刻,转换价格形成机制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0.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一直在其小说作品中表现出对"死亡"的关注与思考.通过运用各种死亡意象变形,渲染黑色幽默的死亡氛围,探索女性的死亡言说和死亡书写,阿特伍德在其多部小说中编织出纵横捭阖的庞大死亡叙事,其目的不仅仅是启发读者对死亡问题本身的思考,而是引领人们对生命价值、道德意义的深度关怀.阿特伍德笔下的女性们通过感受死亡、体验死亡,获得与死者协商的机会,完成了海德格尔"向死而在"的人生逆袭,体现出阿特伍德对女性的生存状态、自我追求、命运轨迹的人文主义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