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10篇 |
理论方法论 | 1篇 |
综合类 | 11篇 |
社会学 | 6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中国正进入加速转型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全面进入加速转型期。所谓加速转型期,不是简单指经济社会某个领域的变化过程或某项制度的变化过程,而是指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呈现加速度的整体性跃迁。这种加速转型是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效应,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跨越式演进,不用通过激烈震动的方式来实现,而基本是通过发展先进生产力和确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来完成。 相似文献
22.
我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西南、西北少数民族聚居的广大区域城镇化水平、数量、质量、层次都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省份。按照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促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不仅要从城镇化方向、模式上进行创新,摒弃既有城镇化样本,根据各民族经济状况、历史、文化、生态环境,走出富有各自民族特色的城镇化之路;还要从制度上进行创新,敢于打破原有的制度壁垒,突破现有土地、户籍、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制度方面的层层障碍, 相似文献
23.
二00一年中国就业形势·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1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深化,与之相适应的城乡就业形势也将有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4.
25.
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什么是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人力资源有三种解释:1.指劳动年龄人口,即男性15—59岁,女性15—54岁。2.指进入劳动年龄下限的人口,即15岁以上的人口,没有退休不退休的界限。3.指全体人口。在国内学术界,持1、2两种观点的人较多。这两种观点与第3种观点之所以有明显的区别,主要在于对人力资源术语中“力”字的理解上。人力资源一词在英文中 相似文献
26.
杨宜勇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本文采用1999年11月国际劳工局理事会推荐的18项劳动力市场主要指标(KILM),对转轨时期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通过对劳动力参与、就业、受教育程度、人工成本及收入分配等的分析,指出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七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7.
28.
中等收入群体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对于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测算了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发现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适度偏低,并且显现略微下降的趋势。为了达到“橄榄型”社会70%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求,应该主要通过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城乡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借助CLDS数据,本文分析了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特征,发现他们人力资本积累少、就业质量差、健康水平低、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低。针对以上特征,本文最后从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民工潮”之所以一年猛似一年,便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矛盾的集中表现。目前,我国约有1.5亿农业劳动力处于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的状态,人口的过度膨胀和资源的相对不足,引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现在“民工潮”的规模已经突破6000万人,其中90%是青年农民。由此看来,“民工潮”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时代潮。 相似文献
30.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好就业工作对于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2年1月24日,国发〔2012〕6号文《国务院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正式颁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联合起草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