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杨献珍作为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从二十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工作实践中,在唯物辩证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我们党和政府的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极“左”思潮泛滥,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獗的历史时期,杨献珍通过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立足中央党校讲坛,  相似文献   
32.
在中国教育史上,职业教育有过辉煌的历史,培养出大批人才。但是,到上世纪末,由于国家经济体制和就业制度的转型,职业教育规模缩小、质量下滑,多数职业学校难以为继,陷入困顿。由此,专家学者开始对中国职业教育的体系和制度进行反思。政府部门也相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布局进行调整,将部分中专合并,升格为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33.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鹤峰县平山村土家族人民家族认同的基础是烟祀。烟祀延续的直接表现形式是姓氏的保留。它可以通过子女、立异姓子女、赘婿、隔代改变姓氏的形式来实现。继承烟祀的人获得家族的认同,承担家族成员的责任和义务,获得家族财产。  相似文献   
34.
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已涵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十分重视爱国主大精神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邓小平遵循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爱国主大伟大构想,邓小平科学地运用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确定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对外开放的强国之路,邓小平坚持了以开放的世界为基石的当代世界历史观;在动态发展中科学地把握爱国主义的实质和新内涵,邓小平掌握了历史和逻辑、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35.
本文系统地考察研究了杨献珍的哲学思想,指出杨献珍哲学思想突出表现在:以哲学基本问题为纲,坚持唯物论,坚定地维护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对立统一规律为纲,坚持辩证法,阐发了"合二而一"思想,突出强调矛盾同一性范畴;坚持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提出了"用辩证法做经济工作"的思想;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提出"综合经济基础论",反对"单一经济基础论"等方面。他坚持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了形形色色的唯心论、形而上学,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命题和哲学观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表现出求真务实、批判战斗、敢于创新、坚持真理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36.
杨洪林  刘艳 《江汉论坛》2001,1(10):41-44
江泽民同志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和审视新世纪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价值性两大本质规定,从而把党的先进性奠定在科学理论和现实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37.
杨直  杨洪林 《江汉论坛》2002,(12):30-33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杨献珍坚持和宣传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坚持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唯心史观,同形形色色的“左”和右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极“左”思潮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命题和哲学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宝库,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为邓小平同志拨乱反正、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舆论准备,为邓小平理论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38.
文章探讨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人权内涵,认为其所蕴涵的人权不仅包括对人民生存权、发展权的关切,而且包括对人民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文化教育科学权利的尊重,体现了社会主义人权的广泛性、公平性、现实性和理想性  相似文献   
39.
杨献珍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论述,正确解读和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他强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真理和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就在于正确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认为坚持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党性原则的要求和体现,创造性地提出思维对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上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的理论命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基石,永远不会陈旧、不会过时。  相似文献   
40.
杨献珍作为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从二十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工作实践中,在唯物辩证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我们党和政府的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极“左”思潮泛滥,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獗的历史时期,杨献珍通过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立足中央党校讲坛,对“左”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