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9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涉东盟商贸纠纷司法调解及其机制存在调解的自愿性保障不足、调审不分、调解结果的履行保障欠缺等问题。对此,应坚持以法律规范为主、以道德规范为辅,在维护法律权威前提下兼容其他社会规范的原则,以及效率原则和当事人自愿原则,同时,完善中国涉东盟商贸纠纷司法调解机构与调解员制度,建立与完善中国涉东盟商贸纠纷司法调解规则,完善中国涉东盟商贸纠纷司法调解机制基本程序的规定。  相似文献   
82.
"大国资"是指各级国资系统树立一盘棋、一家人的理念,形成国资监管大格局。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国有资产监管的组织体系逐步建立。但也暴露出许多与之不适应的问题,如监管体制的不顺畅、法律依据的不健全、上级国资委对下级国资委监督不力等。因此,必须根据"大国资"理念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改革,明确国资委的定位,建立国资委系统的协同监管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律制度体系,健全国有资产监管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83.
"支那"作为古代印度对中国的指称,是一种尊称。然而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国势衰微,屡遭列强欺凌,日本一些"居心叵测"之徒将"支那"一词贬义化,用来蔑称中国。来自东瀛的蔑视,激起了中国官民的极大愤慨,并予以坚决回击。时至今日,"支那"虽已成为死语,但仍有日本人不时使用,对此我们应当保持警惕。同时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用和平崛起的不争事实来回应诬蔑。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从中国近现代史学转型、发展、近代性生长的宏观角度,考察了新史学、古史辨及马克思主义史学三大史学思潮与日本史学的内在关系,探讨中国史学的研究者们对日本史学的择取、变异与吸收,同时特别注重对接受者运用日本的史方法、观念以及日本学者的中国史研究成果构建中国史学自己的阐释,以至形成本土化的学术走向的考察.  相似文献   
85.
杨鹏  张远波 《社会科学论坛》2010,(11):147-151,160
1915年5月7日,日本政府要求袁世凯接受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提出最后通牒;5月9日,袁世凯做出了"满意"答复。全国民众引以为耻,将每年的5月7日和5月9日定为国耻日,并通过各种形式加以纪念,以示勿忘国耻,抗议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知耻近乎勇,痛言国耻,纪念国耻是为了消除国耻,"五七""五九"是民国时期设立的第一个国耻纪念日,它的设立体现了国民立志雪耻的决心。细述发端于1915年的"五七""五九"国耻纪念,有助于后人体味烽火岁月中的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86.
猎豹生死恋     
杨鹏 《快乐青春》2010,(4):66-76
母猎豹图兰多小的时候,一次看见父亲挨个地对着一棵又一棵相连的枣椰树树根撒尿,感到非常奇怪,问道:“爸爸,您在干什么呀?”  相似文献   
87.
中国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历经20余载风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专业学科点从最初的零星几家,发展到近年来的百余家;每年培养的专业本科生从无到有,以至于发展到数千人以上;教育学历层次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而且个别高校还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1]  相似文献   
88.
关于高等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也存在发展的机遇。高校共青团组织要认真分析不利和有利因素,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改进学生团体组织建设,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相似文献   
89.
作为国家两大战略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这种统一性具体体现为:历史境遇的共存性、指导思想的同一性、价值旨趣的一致性、实现主体的交融性、文化品性的相通性和途径方法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90.
为解决商品房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现实困境,达到提高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质量和效率的目的,以商品房社区的居民、物业企业和政府为研究的供给主体,以物业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动态博弈框架下各参与方的关系、行为和收益,构建三者之间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动态博弈模型.结论是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低,既有居民自身原因,又有居民和物业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缺乏监督引导等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