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人发展的根本要求,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整合了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个性,体现着个体独特的观察、思考与创造。写作是最具个性特征的精神劳动。  相似文献   
1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规定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它以"现实的个人"作为新世界观的前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标志着马克思"现实人"思想的成熟",现实的人"是人类历史第一个前提,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探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伦理学是当代西方的主要伦理思潮之一,它是环境哲学的一个分支,是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道德关系的系统研究。笔者通过对西方的生态伦理学者在生态伦理学的定义上不同观点的分析,梳理得出生态伦理学的五个基本特征,即广延性、多学科性、多元性、全人类性及观念与实践层面的革命性。  相似文献   
14.
林红梅 《社科纵横》2012,(6):156-157
针对恩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这一主旨,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教学方法这一现实问题,采用理沧分析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论述了基于问题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实践、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实践、基于案例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实践,表明研究性教学方法对本课程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十四年前.因为三尺讲台的诱惑.和对未来的憧憬,我开始了不懈的追求、实践、探索。我的理想是使自己的教学与众不同.不仅带给学生知识.更多的是让他们享受汲取知识的过程。我决心成为一名快乐的教师。为此.我在教学中研究学生.在探索中感悟课堂,在实践中反思问题.在思考中获得乐趣。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两年前无情的丈夫离我而去.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缘于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最初形成切入,论述了其合理内涵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它的前提,代内公正是它的基本要求,代际公正是它的核心,而人的发展又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这也正是我党目前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试论高校环境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论述了环境伦理及环境道德教育的产生,旨在表明高校教育要冲破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些界限,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对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探讨,改变传统伦理的思维方式,尽快完善环境道德教育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  相似文献   
18.
19.
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正面回应了广大群众心声,意味着促进公平正义将进一步提速。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导致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新的文明观,我国严重的生态危机需要生态文明的化解,它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发展中。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