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我们党是从西柏坡走向全国执政.开始了接受新的严峻而持续的考验。忠贞不渝地继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是永远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真正做到为民执政,保持人民政权永不变质的前提条件。这在今天具有更加现实、更加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而制定的。邓小平在论述党在初级阶段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同时,总是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指明任何忽视、淡化四项基本原则的做法都是完全错误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相似文献
63.
改革开放以来,重视、研究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对于凝聚和发扬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都有积极的意义。但在这中间,也出现了一些刺耳的不和谐的声音。有的人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研究儒学的旗号,提出儒化中国的主张。所谓用儒学取代马列主义、儒化共产党、 相似文献
64.
梁柱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7
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独创性的贡献。毛泽东总结的三大工作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的外在表现,深刻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精神力量和精神影响力。它是在严酷的革命战争中产生的,并且是经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精心培育、总结和倡导而形成的。三大工作作风的确立,对党的建设和革命事业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弘扬党的三大作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成为一个紧迫而尖锐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取向上来说,是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20年。在这20年的历史进程中,交织着正确与错误(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严重错误)、成就与挫折,它反映了探索时期的历史特点,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6.
67.
梁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5,1(1):3-8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是它的基点,也是它的灵魂。近代中国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只有把民主革命同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连接起来,才有可能实现爱国主义的两大理想: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是对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发展和超越。我们要在全社会中培育和加强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68.
69.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离退休的老同志,都在著书立说。近些年,仅我收到的就有数十本之多。其中有回忆自己经历的;有深切感悟一生的;还有是个人创作汇集的。因为内容不外乎忆旧及怀念亲朋好友之类,都没有离开自我,因此谓之老同志写传。 相似文献
70.
为了进一步学习研究、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2013年5月23日在北京举行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摘要刊登大会发言和提交的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