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83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08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501篇
社会学   97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9 毫秒
31.
本文旨在通过《常用电气设备控制与检修》教学现状的深刻剖析,探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2.
自清代学者吴汝纶始,否定<远游>为屈原作品的学术观点一直在学界占上风.这种观点以<远游>中多道家、神仙思想,而屈原一生在楚国,无由得知道家、神仙思想为主要依据.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在楚地出土了大量前屈原时代的简帛资料.这些出土文献证明,道家、神仙思想早在屈原以前在楚国就十分流行,且规模相当广泛.因此,屈原作品中有道家、神仙思想意识和观念是合乎逻辑的.表现在<远游>中的仙道意象和意识合乎屈原的生活现实和思想逻辑.因此,<远游>为屈原之作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33.
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及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1名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考察其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特征;探讨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发现66.7%的中学教师整体工作满意度不高,但几乎所有的教师对同事关系都感到非常满意;中学教师的组织承诺水平中等;年龄较大的教师具有较低的离职倾向。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均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影响中学教师离职倾向最重要的因素是情感承诺、收入状况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和上级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4.
阿尔寨石窟第31窟窟门南侧西壁有一铺毗沙门天王变相图,该铺壁画的内容包括毗沙门天王尊像、毗沙门天王征战、明王护法、奔马猷宝供养、上师说法等五部分.毗沙门天王是佛教护法四大天王中的北方护国天王,其造像最早可能出自汉唐时西域强国于阗.阿尔寨石窟壁画的毗沙门天王人物造型同唐、五代壁画人物造型基本一致,具有中原传统绘画的特点,但与唐、五代敦煌画像有所不同的是毗沙门天王手持标识物和天王周围人物布局起了很大变化.毗沙门天王变相图反映了在蒙古贵族东征西伐的背景下,祈求战神毗沙门天王的保佑,表达对战神的英雄崇拜和信仰;同时,由于战争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蒙古贵族对财宝的需求也越来越膨胀.对战神、财神的崇拜集于毗沙门天王一身,在天王尊像手持物中得到体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图像中蒙古族形象民俗学资料及第32窟提供的回鹘文"四天王赞"可以大致判断,第31窟毗沙门天王变相图中上师说法的场景,可能是八思巴字创制之前一次关于藏传佛教重大佛事活动的场面,具有鲜明的藏传佛教特征.征战图像中的骑士和上师说法的人物着装均为蒙古服装,与唐、五代毗沙门天王眷属所着汉族宽袖裙福不同,具有鲜明的蒙古族民族特征.这些特征表明,这是一幅蒙元时期创作的作品.  相似文献   
35.
儒学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果我们以儒家的"合天人"(天人合一)的观念来为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某些思想资源,以"同人我"(人我合一)的观念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那么我们可以用"一内外"(身心合一)来调节自我身心内外的矛盾.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内外的压力,特别是人们无止境地追求感官之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格分裂.由于心理的不平衡引起精神失常、酗酒、杀人、自杀等等,造成了自我身心的扭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宁,其原因正在于道德沦丧,致使人失去了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对这样一种情况,许多有见识的学者都为此提出救治的理论和策略.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可以说儒家对人的身心道德修养和人格培育给以特别的重视.  相似文献   
36.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几个共同点汤洁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多层次、多角度地比较研究这两个紧密联系的理论,分析和总结产生这两个理论的共同点,揭示产生这两个理论的历史必然性和这...  相似文献   
37.
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没有和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不可能走远.而大力倡导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不仅给我国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带来挑战,同时也为我国加快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升级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本文深刻阐述了节能减排给电力、建筑、轻工、制药、机电等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8.
生态隐喻方法是指通过隐喻性的类比,将生态学的原理和知识映射到另外一个研究领域中,从而有可能给新的研究领域带来新的启示的一种方法。生态隐喻方法现已成为一种系统科学方法的具体范式,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被滥用的倾向。为此,人们在应用生态隐喻方法的过程中,应注意其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39.
汤国基 《老年人》2009,(6):28-30
李嘉诚先生以他创造的商业奇迹被香港社会誉为“超人”。到2009年,他已连续18年雄踞香港财阀榜首,连续15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称号,连续13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亚洲首富,目前在全球25大顶级富豪之中排在第十二位。  相似文献   
40.
骈赋的七大主题咏怀、述德、恋情、讽劝、感伤、隐逸、玄理等,突出表现了魏晋南北朝士人身处乱世产生的深重的忧患意识和恓惶的情绪,表现了他们对玄理世界的不懈探求,体现了他们对理想、真理、个性自由和美好人格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他们高度的理性批判精神.与主题相适应,骈赋的结构也表现出种种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