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30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309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676篇
社会学   119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人为本为导向的城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政府支出的偏好选择。城市政府支出政治要回答的是谁在城市化过程中获益的问题。中国城市政府支出偏差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同时还呈现出空间偏差。但这种偏差在民生标识下不断被修正正成为新的趋势。中国城市政府支出政治的复杂性是城市政府复杂性的呈现。作为一个复合体,城市政府具有"地方国家"、"地方政府"、"科层组织"等三个维度,其在不同维度中扮演不同制度角色并承担不同的功能,实现不同的目标;在这一多元目标体系中,城市政府的支出偏好被"为晋升"所支配,并引发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和矛盾。城市在本质上是通过空间集聚由政府提供集体消费品(城市公共服务)的集合体。为了规避未来中国城镇化风险,城市政府支出必须转变为"为市民而支出",并在治理模式上逐步完成"以官治官"到"以民治官"的制度转型。  相似文献   
22.
《敕勒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北朝乐府民歌;同时,也是维吾尔族先民的生活赞歌。过去,我国文学史仅从《敕勒歌》的刚劲直朴风格和田园牧歌美的基调上加以评品和肯定。关于维吾尔族先民—敕勒族开疆拓土,共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贡献,以及北魏、北齐的民族政策、《敕勒歌》的时代、作者、真伪问题,等等,却被人们忽视和回避。笔者拟对上述几个方面略抒己见,就诸方家。  相似文献   
23.
改革开放以来,在商业浪潮的巨大冲击下,温州文学创作经历了一个由对"温州人形象"的生动描绘到对市民生活的冷峻剖析、再到幽深世界的多元书写、直至迎来"温州文学现象"的发展过程.这一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不仅标志着温州作家创作的丰收和成熟,更生动地展现了文学对时代的响应.温州作家的创作实践不仅丰富了浙江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的宝库,也为探索市场经济环境中转型期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4.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向我们描述了一个超越于物之上的符号社会,深刻剖析和揭示了这种由符号建构起来的消费文化体系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其意识形态功能.透过符号的神奇功能,我们看到了潜藏在消费文化体系背后的资本这只无形之手.它利用市场经济原则将符号播撒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人的无意识深处,从而达到对社会的全面控制.  相似文献   
25.
诗史互证是我国诗歌阐释与研究的重要方法,包括以史证诗、以诗证史、诗史互证3个方面.诗史互证的正式提出是在明清时期,但对于诗与史关系的论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两汉,"诗即史"的观念普遍存在于典籍之中,"以史释诗"就是这种观念在文学阐释中的体现;魏晋南北朝,虽然"诗即史"观念存在,但"诗缘情"更得到张扬与肯定;唐宋时期,诗与史进一步结合出现"诗史说",在文学阐释中以诗为史的倾向突出;明清时期,钱谦益提出诗史互证的阐释方法,标志着"诗"与"史"关系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对有清一代阐释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与史的关系的探讨,既是中国古代阐释学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个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6.
在推进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它的影响。对于这种影响,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分析。任何夸大其积极性或消极性的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用唯物史观作尺子来衡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遗产可分为精华和糟粕。从积极方面来看,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的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精神遗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历史上,中国文化曾有过盛衰起落,但却从未中断,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性和生命力。在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了中国文化以外,其余都已暗淡下去。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创造出这一奇迹,确是因为…  相似文献   
27.
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汪丁丁:我想从两个角度,把这次报告的主题引出来。其实,我们今天的报告是一个跨学科问题。阐释这个问题,仅仅依靠经济学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把它放在整个社会科学的视角上,用一种统一和演化的社会理论来谈我们人类的合作秩序。从演化社会理论谈这个问题,有两个角度可以切入。第一,我们假设,一个外星人突然来到我们地球,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当然是想知道,统治这个星球的动物,即我们人类究竟是怎么回事。作为外星人,他不会去考虑你是怎么行动的,你的动机是什么,或者你行为的背后是什么理论体系。他要把握的其实是最简单、最直观或者最宏观的事实…  相似文献   
28.
20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先后在北京、厦门、广州等地的高校任教。在京期间,鲁迅先生对教学尽职尽责,为学生仗义执言而险遭缧绁之灾。迫于经济环境、家庭环境的恶化,鲁迅先生离京南下。在厦门大学,鲁迅先生因与顾颉刚、林文庆之间的矛盾激化而再次选择出走,另谋它就。在广州中山大学,鲁迅先生亲身经历了动荡时局与新一轮的人事冲突。最终,鲁迅先生放弃高校教师职业,辗转沪上,成为专职作家,完成了自我社会角色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29.
礼貌与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的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卫  汪文格 《云梦学刊》2002,23(3):115-116,123
商务英语是用于商务交际的一种文体 ,礼貌是它的文体特征之一 ,在具体的操作中要使之表现出礼貌 ,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必须在商务英语信函语言的表达形式 ,内容的表达方式和具体的操作方式等三方面来的表现  相似文献   
30.
希腊和罗马公民权模式是社会权利的重要理论来源,欧洲及国际社会的经验事实为社会权利理论的深化作了充分准备。同时,社会权利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社会权利缺失、社会权利市场化或商品化、社会权利人本化和全球化三个阶段。随着全球化进程推进,"新社会权利"得以兴起,它有助于风险社会中个体风险和社会风险的释放,弹性地调节社会权利与个体生命周期关系,适应社会发展形态的转变,从而增强个体自我发发展和社会自我调节能力,与此同时,使得传统社会权利理论跳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边界,有助于形成世界性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