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际亮字亨甫,福建建宁人,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著名爱国、进步诗人。鸦片战争前后,他与林则徐、黄爵滋、龚自珍、魏源、姚莹、汤鹏等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都有密切交往,相互问“激藏其意气,砥砺于学行”,“力挽颓波勉成砥柱”,共同被賛誉为“皆慷慨激厉,其志业才气,欲陵轹一时矣”,形成了开一代风气的进步思潮。在这一进步思潮中,张际亮虽无林、龚、魏等人影响之大,却也是“力振颓  相似文献   
12.
吕留良是清初著名学者、理学家和思想家 ,在清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他生前未有任何“谋逆”举动 ,但在雍正年间因受曾静反清案的牵连 ,其反清思想却被雍正帝利用 ,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字狱。这场文字狱不仅对吕留良研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而且也大大地制约和影响了整个清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课外书面作业的现状 ,以教育学、语言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指导 ,着重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教改的现实性、必要性与可行性。文章指出 ,教改应从主动强化学习者的个人参与程度和自主学用英语入手 ,重点培养学习者的产出性技能及创造性、独立思考、有效吸收并学以致用的能力 ,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学习者的英文素质 ,实现预期的跨文化双向交际的语用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试图在现代语言学和相关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对汉语成语的可译性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若干探讨,由于汉语成语大都有其文化特殊性,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很难确定一种唯一的翻译方法,所以,为了最终能够达到功能对策,我们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语的可译性应当以它的思想内容为前提。  相似文献   
15.
评价乾嘉学派应消除历史成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嘉学派,亦称乾嘉汉学,或乾嘉考据学,因其于“乾隆、嘉庆两朝,正达于高潮,学术界几乎都被他占领”,故以乾嘉学派名之。由于乾嘉学派是乾嘉时期占支配地位的学术流派,又是有别于其它历史时期的学术,足以反映清代学术特点的学术思潮,因而也有人以“清学”称之。惟其如此,欲研究清代学术思想,特别是要研究乾嘉道时期的学术文化,必然应着重研究乾嘉学派。近年来的清史研究中,乾嘉学派也的确引起学界的关注。但是,乾嘉学派产生形成的真  相似文献   
16.
扬州学派是从乾嘉汉学演变到鸦片战争前后新的经世致用思潮的中间环节,扬州学派一方面继承和总结了乾嘉汉学,将乾嘉汉学推向高峰;另方面又看到和指出了乾嘉汉学的局限和弊端。他们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开拓了研究领域,扩大了治学范围,阐述了发展变化的思想,成为新兴起的学术思潮发酵剂和先导,深入研究扬州学派,显然有助子更准确地阐明清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这既说明了扬州学派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同时,也是研究扬州学派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对传统考据学的批判继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吸收世界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同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内容列形式,都予以批判继承,即便是对传统的治学方法也十分精通,并娴熟地运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之中。作为中国马克  相似文献   
18.
龚自珍是在清代的统治由盛转衰之际 ,也是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历史转折时期 ,涌现的一位具有超前意识的启蒙思想家。他的历史功绩不在于其对经学研究的具体成就 ,也不在于他那些关于变法革新的具体改革主张 ,而主要在于通过其思想和著作所起的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开创一代风气 ,推动晚清思想解放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之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世纪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概况,分阶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指出了各阶段所取得的成果及其不足之处。作者在展望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时建议:学术界要重视和加强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尽速建立一支精干的研究队伍,学界同仁更应埋头苦干,写出超越前人的高水平论著来  相似文献   
20.
戴逸教授是我国当代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历史学家,尤其是对于有清一代的历史,无论是在以其个人的研究成果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或者是以其声望与影响推动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论,都建树丰硕,贡献卓著,实处于执牛耳的翘楚地位。 笔者从50年代中期起即为戴师之弟子,以后又承蒙其提携与厚爱,曾长期作为他的同事和助手,因不揣浅陋。草成此学术传略。 从江南少年俊彦到著名历史学教授 戴逸,原名戴秉衡,江苏省常熟市人,1926年9月10日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市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