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篇 |
民族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55篇 |
理论方法论 | 14篇 |
综合类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岳川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3):334-336
姚奠中先生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唯一健在的弟子,曾得到章太炎先生的指点,悟得笔法,书艺大进.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风云中,姚先生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刚健清新的书法风格,并与自己的人格襟抱和满腹经纶相激荡,成就了一种厚重儒雅的学者书法文人书风.姚先生是学术与书法相结合的书法家,他强调文化对书法本体的优先性,其作品体现出一种大境界.他的书法是“守正创新”的书法,其书法美学呈现出“正大气象”.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学者书法意味,很好地表达了他深厚的文化内涵,笔墨线条中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姚奠中先生的学术和书法成就荣获书法界最高荣誉奖——兰亭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22.
王岳川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6):772-773
<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是学界第一套专题研究网络文学基础学理的丛书,它标志着源于数字技术、起自都市民间的网络文学走进了学院派.黄鸣奋的文章认为,这套丛书是网络文学首次从理论上证明自己的存在,而真正建构这一文学的理论体系还有更多课题摆在学术前沿.王岳川提出,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事关这一文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该丛书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而这种理论总结对于文艺理论走向本土、走向东方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敏泽认为丛书作者选择本体论维度,用现象学方法探索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从价值论上追问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给发展中的网络文学带来了全新的理论定位和学理构建.王德胜则认为,该丛书使喧嚣混沌的网络文学走出了原生态的地平线,得到了学理性地观照、梳理和规范,开启了21世纪网络新文学的理论大系.何志钧的评价是,该丛书堪称学术界网络文学研究的一次阵容严整的集体亮相,体现了网络文学研究的理性自觉,其冷静平和的理性审视和规范缜密的学理考辨,使它卓具学术价值和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23.
人类本体论应是时空合一本体论,在时空维度中,当今世界文化发展已经从"大陆文明"、"海洋文明"发展到了"太空文明"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中,应重新评估以儒学为重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深入地认识其特质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准确的属于中国的文化价值立场,实现文化的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24.
王岳川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正胡艳琳是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是一位非常刻苦勤奋的学生。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她广泛涉猎了古今中外哲学、美学和文艺理论方面的论著,发表了多篇有水准的学术论文。经过多年的严格学术训练,其理论功底扎实,知识视野开阔。为了追踪学术前沿,获得第一手资料,她参加了国内的相关学术会议,并前往生态批评的发源地美国,她在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学习期间,收集和研读了大量英文原著。经过近4年的撰写、修 相似文献
25.
26.
后现代知识转型与知识分子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知识境况与知识分子危机 知识分子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贫困、孱弱和尴尬。知识分子发现知识的疯狂增长使自己不再成为掌握知识的人,而日益成为被知识所拿握的人。他已经从博学之士成为一个狭窄领域内的“专”家,并因自己处身于物质增长而精神贫困的商品文化时代而饱尝失落感。 事实上,西方后现代哲人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已经注意到精神文化的崩溃和知识分子的漂泊无定感。法国思想家让一弗·利奥塔德指出,1968年“五月风暴”成为知识分子角色转型 相似文献
27.
后现代话语错位与知识分子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话语错位与知识分子价值选择王岳川这是一个争“后”(POSt)恐先的时代。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世界文化意识领域掀起了一阵“话语转型”旋风。这无疑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信仰上,造成了传统与现代意义话语的断裂。就西方而言,后现代思潮仅仅造成了传统与... 相似文献
28.
在新世纪反思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界出现的方法论与本体论研究热,具有特殊的学术史意义。80年代的科学新方法具有敞开言路、推进新学的意义,而人文科学新方法尤其是与文艺本体关系密切的新批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解释学、接受美学的精神,促使文艺方法论超越了科学方法论维度,进而使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型:以现代批评方法取代传统批评方法。文艺本体论发生发展的历史原因在于在思想禁锢之后对人的存在价值、人的意义与尊严的合法性要求。于是引进西方科学方法论后,一种由外在思维论开放到内在的观念价值重建的内在学理要求,就必然成为文艺理论界的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29.
王岳川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7(5)
当代中国文化受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文化艺术的影响,出现了诸多与西方文化相整合的踪迹,使得新世纪的文学理论在出现的症候和危机中延伸着自己的理论维度:文学理论逐渐成为一种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媒学于一身的泛文化研究理论;中国文论在长期的跟踪西方话语后已经开始自己的思想转型和新话语建设;文学理论突破自己的专业框架而向其他领域渗透而形成文化互动;后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学话语从关注文本的小文本阐释(词语、修辞、人物、寓意等),走向关注大文本的文化阐释(阶级、性别、文化、民族、话语压迫、权力运作等);现代性二元对立式的纯思辨的文学理论不再有独霸的话语空间,而是将诗人、小说家、散文家活生生的体验和大众审美世俗化情绪吸纳升华为守正创新的理论.这为新时期中国文艺理论的自我创新和理论反省,提出了若干新的问题,需要潜心分析和分别厘定. 相似文献
30.
太空文明时代的中国文化身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文明的历史可分为陆地文明、海洋文明、太空文明三个时代。在大陆文明时代,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海洋文明时代,西方文明处于全球前沿;在太空文明时代,中西将在互体互用中互补。“文化身份”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和精神向心力,它是拒斥文化霸权主义的前提条件。东方文化身份表明了中国立场的正当性。只有禀有了正当的文化策略和文化的自我观照力,才可能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张力结构中正确自我定位。在太空文明时代,中国的当务之急在于文化身份的确立,即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发展。如果中国经济日益发达,而文化却不断萎缩,必然会因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结构性内耗。因此,今天不仅需要全面振兴传统文化和创造新文化,而且为了减少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误读”,需要坚持文化的可持续“输出”,从而形成文化和经济均衡发展。在全球化中抵制一体化神话,彰显东方文化身份,重申中国文化立场,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