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09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37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243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1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91.
简论清词     
清代二百七十年间,词学昌盛,词人辈出,流派纷繁,号称中兴。本文扼要阐述清词发展及流派演变,主要介绍各时期主要流派和著名词人的论词宗旨和创作特色,钩勒出清词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692.
1997-98年,霍金斯大学尼采学院的"外国政治研究所"同"伦理与公共政治研究中心"合作举办了"宗教与政治"系列讲座.波士顿大学经济文化研究所所长、社会学家PeterLBerger应邀作了主题发言The Desecularization of the WorldA Global Overview.应邀主讲的还有杜维明,Jonathan Sacke,George Weigel,Davie Martin,Grace Davie,Abdullahi A An Naim,他们依序分别就当代中国宗教、犹太教与现代世界政治、John Paul Ⅱ时代的罗马天主教、福音派的崛起及其政治含义、欧洲例外论及当代伊斯兰运动等发表自己的见解.报告人认为,近20年的事实表明,除了西欧,在当代世界宗教不但没有削弱,而且更加引人注目,对世界政治和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这一现象,伯格提出用Desecularization来解释.他认为,"现代化必然导致宗教在社会层面和个人精神层面的衰落,这个基本观点业已证明是不对的.现代化的确招致某些世俗化的结果,但是它同时也唤起强有力的反世俗化运动.而且社会层面的世俗化同个人意识方面的世俗化并无必然联系.……至少可以说,宗教和现代性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1]伯格接着分别介绍了本世纪末福音派的崛起、伊斯兰民族主义运动、南美和非洲的天主教的扩展等等,认为正在兴起一场宗教复兴运动,所以,可以预言"21世纪的宗教决不会比本世纪逊色"[2].本文认为,伯格等7位演讲人所列举的事实无疑是存在的,中国近20年有过一阵宗教热也是确实无疑的,问题在于怎样解释这一现象以及怎样评估它在未来政治和伦理生活的作用.文章围绕伯格的Desecularization理论作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693.
绿洲文化的文学表达意在从文化理论建构的角度看新疆当代多民族汉语文学的生产过程,指出绿洲作为新疆典型地理空间与生活经验的实体,广泛存在于新疆当代多民族汉语文学创作的话语实践中,它通过对两种叙事资源的有机继承、四种空间功能的主题呈现以及四种话语建构模式的实践,完成了对新疆当代多民族汉语文学作为绿洲生活记忆的媒介与集体记忆的书写对象的建构。运用空间理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总结归纳出新疆当代多民族汉语文学创作中新疆绿洲生活经验的话语建构过程,并尝试对这种话语建构过程进行文化阐释,可见这一话语建构模式对研究绿洲生活经验书写具有普适性,有利于当代文学研究者和创作者对当代文学中的绿洲生活经验书写做进一步的深度思考与理解。  相似文献   
694.
地理开放性对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淮河流域具有开放性的地理特点,这给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战争频繁,交通路线变化不定,人口聚居环境难以稳定,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不易形成、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关注不够、客观上不得不让位其它基本政治、经济、文化区的发展,从而使得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695.
跨界水资源冲突中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跨界水资源冲突的特点,建立了跨界水资源冲突事件中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数理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府部门在冲突的不同阶段与己方冲突群体、对方地方政府部门和中央政府博弈的策略选择。理论研究表明:(1)地方政府不会在跨界水资源冲突事件中有效发挥强互惠者的角色功能,在处理己方冲突群体的行动中,地方政府会选择"纵容"策略,导致跨界水资源冲突事态扩大化;(2)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存在,依靠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商无法解决跨界水资源冲突,导致跨界水资源冲突事态久拖不决,必须中央政府的强制介入;(3)无论地方政府采取什么策略,中央政府的占优策略均为强制干预,此时,地方政府采取不合作策略的得益总是小于合作策略,则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的演化稳定策略为(强制干预,合作),从而跨界水资源冲突得以解决。最后结合数值仿真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结论:依靠地方政府无法解决跨界水资源冲突,强互惠中央政府的管制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96.
王开队 《江汉论坛》2023,(3):116-120
<正>一、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地域化自两汉之际传入,佛教至今在中国已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发展历史,就人类文明的交往交融来看,这一现象无疑堪称奇迹。当然,伴随着佛教的传入,不仅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内容,也为历代以至当下学界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而佛教之所以能在传统中国维持如此长久的生命力,时至今日依然有相当影响,学界一般认为这与其较好的完成了自身的“中国化”有关。早在民国时期,陈寅恪先生就曾明确指出:“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