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7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才学 | 6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4篇 |
理论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60篇 |
社会学 | 3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51.
王政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5)
古之军旅祭典祃祭在主祭之神上有一个迁变的过程。本文把柳宗元两篇反映祃祭的祭文放在上迷背景中作以观察,以见其趋变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2.
王政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2,(2)
戏剧审美理论在唐宋时期已开始萌生,其基本特点是:雏型的戏剧艺术刺激、作用了人们的感官,启动了人们对于这一事物的认识性活动,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直观地获得了关于它美学属性的感性知识与经验;而这种感性知识与经验终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与这一基本特点相联系的是:这一时期人们对戏剧艺术的认识活动,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夹杂、附属在戏剧欣赏活动的感受中;戏剧艺术理论家就是戏剧观众,戏剧观众就是戏剧艺术理论家,戏剧活动只是在孕育着理论家的起来,但还没有起来,人们得到的感性知识与经验也不是什么主动地考察,而是一种被动的戏剧观感,此其一。其二,这种 相似文献
53.
[案例]:方某于2000年1月同市化工厂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2005年1月,原合同期满后,双方均未提出终止或续订合同的意思表示,方某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厂方仍按方某原工资数额发给方某工资。2005年4月,方某拟往江苏某市化工厂工作,遂到厂劳资科办理转移工作手续,遭到厂方拒绝,厂方并要求方 相似文献
54.
本文探讨明代昆山派戏曲的主体性艺术原则、美学风格和精彩的艺术观点,揭示其在明代戏曲发展史上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5.
黄宗羲与近代历史主义方法冯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我认为,黄宗羲是一位立足于当时的现实而又一脚跨进了未来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充满了辩证法的光辉。他第一个为中国近代勾画了一幅民主主义的蓝图(尽管是粗略的),并以“风雷之文”召唤“豪杰之士”起来冲破“囚缚”,为迎接新时代的到来而斗争。黄宗羲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我这里主要就历史主义这一侧面对此作一简要阐述。中国近代经历了社会大变革,也经历了一次哲学革命,后者是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合流过程中实现的,它现在还在继续着。哲学革命是思维方式的根本革命,包括有逻辑和方法论的革命。近代哲学家在这方面作了许多探索。他们力图把西方文化中最优秀的成果移植到中国的合适土壤,找到中西哲学在逻辑方法上的交接点,以便促使中国哲学近代化,或者说, 相似文献
56.
57.
王骥德《曲律》是明代吴江派戏曲发展第二阶段的理论代表,论述剧作家主体、客观现实生活、剧作文本、表演家体现、观众欣赏接受等主客观因素兼顾的新体系的初步建构,风神标韵的戏曲艺术美范畴,风格论的阐释,戏曲艺术特性的强调,中和戏曲美学思想的操守。 相似文献
58.
59.
王政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周易》中沉淀了许多关于人类生活重要层面的婚配生殖的原型表象。它们是原始风俗中集体潜意识的积累与凝定。《焦氏易林》以四言的体的形体,把上述表象丰富化喻象化了。本文以这两个“文本”为基础,研究婚配生殖意识向人们饮食活动、并向人们豢养的牲畜(猪马牛羊),发生渗透转移的情况。同时征求人类文化的普遍经验,作以比照。 相似文献
60.
王政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5,(2)
随着高校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传统的高校美术教学体系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了,各大高校必须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改进美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提高现代大学生的美术素养,增强现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主要以高校美术教学的现状为突破口,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对策,与广大的同行进行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