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4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社会学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跟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完全靠市场和私有化来解决,会带来巨大灾难。重庆此时提出做蛋糕和分蛋糕的问题,正当其时媒体:过去许多年里,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甚嚣尘上,认为只要将财产权交给私人,将决策权交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相似文献   
22.
乡镇财政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乡财政困难问题,在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已成为我国农村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2007年7月28日,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在济南召开了"2007山东新农村建设座谈会"。来自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农业厅、财政厅、省社科院、省行政学院和省内其它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著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王绍光教授就"乡镇财政"问题进行了专题讲演,出席会议的专家就此专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部分会议发言整理成文,予以发表,可以从中窥见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们在此问题上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3.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在所有的国家都存在着多级政府,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已经吸引了许许多多经济学家的注意。他们的许多讨论集中在如何判断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人们提出了三个主要的理由。首先,人均收入低、人均需求高的地区可能接受那些与之情况相反的地区的转移支付以平衡他们的财政能力。如果集体行动问题阻碍了管辖区内部的自愿转移支付,就存在强烈的期望中央政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的伦理基础,原因在于一个国家应当平等对待她的公民,无论他们恰好住在什么地区。其次,事实上中央政府总是有自己支配的更大的税基,因而资源有限又负有必要开支责任的下级…  相似文献   
24.
有效的政府与民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当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开始从欧洲南部和拉丁美洲向东亚、东欧、苏联、撒哈拉以南以及其他地区蔓延时,许多人曾一度对涌动着的“世界性民主革命”浪潮的前景感到非常乐观。现在,十年过去了,这种乐观主义已经有点明日黄花的味道。尽管美国政府一直在宣称“民主政治赢得了最后的胜利”,[1]但那些曾努力估价第三次浪潮作用的人却认为,现实并不像人们曾经期望的那般美好。在20世纪90年代初似乎日益摆脱了集权统治的近100个国家中,目前只有不到20个国家“明显地有望实现日渐成熟、运转良好的民主…  相似文献   
25.
1999年到现在,中国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变化,那就是大量的社会政策出台,代表了一种以降低民众不平等和不安全为目的的反向运动,  相似文献   
26.
第二代改革战略:积极推进国家制度建设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世界上最重要、最重大的历史事件,自然成为中国学者关注的焦点。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地、历史地评价这场还在持续的改革开放呢?如何清醒地、客观地分析我们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及其后果?如何前瞻地、富有远见地提出使中国持续发展、社会和谐、长治久安的政治主张?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变,提出了第一代改革思路,即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全面而深刻影响中国长期发展和社会变化的两大决定: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由此,仅仅用了一代人的…  相似文献   
27.
王绍光:走中国道路,探索中国模式,推介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模式有三重含义:第一是本体论,讲客观事实;第二是认识论,讲理论总结;第三是价值论,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8.
顺应民心的变化:从财政资金流向看中国政府政策调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判断政策取向,不能只看政策宣言,还要看财政资金的流向。中国有句话叫“口惠而实不至”。政府往往大张旗鼓地宣称“重视”某个领域(如教育),但却舍不得向那个领域投入财政资金。如果仅从政策宣言来判断政府的政策取向,很容易看走眼。而财政资金的流向却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一个政府的财政资金是完全充裕的,它  相似文献   
29.
客观经济规律与经济法的关系建国三十年来经济建设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就会使国民经济遭到损失。但是,仅仅懂得这个道理,并不见得就能自觉地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要有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它,掌握它和运用它;另一方面也还由于,人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