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11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78篇
人才学   41篇
人口学   72篇
丛书文集   343篇
理论方法论   105篇
综合类   943篇
社会学   97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要想上得好,开场白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恰到好处,形式活泼,吸引人、打动人的导入语,常常让听课者回味无穷,更能迅速安定学生情绪,牢牢地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种导语形式: 一、趣味导入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满情趣的导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  相似文献   
32.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学校的授课环境与过程单一,形成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参与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研究在不同课堂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学生表现,指出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仍占主导地位时,站在学生角度为教学过程提供新的思路,探索出最合适的学习环境和方法,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33.
田媛媛 《现代妇女》2014,(7):140-140
刑事诉讼中有关证明责任主体问题分配的讨论一直未停止,而作为刑事诉讼一方当事人的被告人是否应当承担证明责任,则是证明责任在这一问题上争论的焦点。本文主要就被告人的诉讼性质以及诉讼地位等各个方面来全方位研究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是否承担证明责任和承担怎样的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34.
田瑞文 《船山学刊》2009,(3):126-128
东汉五言诗的产生和当时不受人们重视的俗乐有关,它具有俗乐哀怨的特点,而这恰恰满足了落魄文人抒情的需要,同时五言诗低下的社会地位又使文人不必像写作四言诗那样拘束,从而在诗作中不经意地流露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在客观上成就了五言诗的审美效果,为五言诗体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5.
宋代雕版书籍之设计一般而言体现出朴实之显著特色。这同雕版技术及雕版书籍最早发明于中国民间及其农业文化具有渊源关系。宋代奠定的这种朴实的书籍形制设计理念,使得书籍得以广泛传播,真正成为一种空间意义上的大众媒介。宋代确立了雕版印刷术普遍采用后中国书籍的基本形制。宋代雕版书籍确立了书籍史上最早的平装典范。宋刻书籍,采用不同字体、不同字号以及特殊的标识符号区分或标示不同的编辑语言,使版面上的编辑语言及其功能十分明确。这种编辑语言及其书籍体例奠定了中国古代雕版书籍版面编辑语言的基本格局,为之后中国雕版书籍一直沿用。宋代书籍插图已比较普遍。插图的普遍应用,使得宋版书籍图文并茂,不仅书籍内容更加完整,意义更加丰富,而且书籍的视觉效果和阅读效果也更加理想,书籍文本知识和意义的传播也由此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多彩。宋版书籍最入目者,正是其风神别具——没有二种书籍书刻之字体完全相同者——正字书体的美。宋代书籍之美,乃在于其书籍内在的宋代文化精神之美。  相似文献   
36.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形之际,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人才之际,民族高校如何定位,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笔者就此问题做一浅显探讨。  相似文献   
37.
你说奇不奇?距北京3000多里的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乡和岩寨乡的村民,却讲着标准的北京口音,真有点蹊跷。原来,清代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时,朝庭为震慑苗族人民,曾在这里设长安营,长期派驻满族旗兵,并有眷属随营居住。为提防用方言联络造反,官员们规定当地百姓一律讲关东话(即北京话)。久而久之,这一带的人们便都是青一色的北京话了。  相似文献   
38.
一与亚洲的交往菲律宾群岛,在麦哲伦“发现”以前,就已经受到亚洲大陆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区的文化影响。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影响菲律宾的外来文化主要是印度、中国和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的影响主要反映在语言方面,源于梵文的许多词汇,以及竹刻文字,传统宗教中的吠陀等等。有人认为印度文化的影响是十世纪以来通过与印度化马来人的交易  相似文献   
39.
基于在甘肃、湖南和贵州三省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回流农民农业经营决策和新型农民职业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回流农民是否从事农业经营和能否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受到个人禀赋、农业信息感知和乡土情结的影响。个人禀赋的影响表现为:教育程度较高和非常健康的回流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可能性低;有培训经历和非常健康的回流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可能性高;农业信息感知的影响表现为:惠农政策感知水平越高,回流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可能性越大,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可能性也越大;农业风险感知水平越高,回流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可能性越低;支农举措感知水平越高,回流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可能性越大;乡土情结的影响表现为:有土地流入经历的回流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可能性更大,爱农情结越深的回流农民越容易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建议从改善农业经营金融扶持与农业保险体系、强化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农业信息传播效果和激发回流农民乡土情结四个方面入手,吸引更多回流农民从事农业经营,培育更多回流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40.
农地征用过程中,存在补偿机制不完善、补偿标准偏低且不足以预防失地农民面临的贫困,其中产权界定不清、农地价值构成模糊。据此探讨了土地价值构成,指出土地收益权价格应该包括土地经济效益收益权价格、生态效益收益权价格和社会效益收益权价格三者之和,并提出了失地农民安置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