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222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79篇
人才学   49篇
人口学   72篇
丛书文集   362篇
理论方法论   109篇
综合类   1007篇
社会学   105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一直以来,我喜欢着辽河口的冰排,以及冰排上的斑海豹。辽河口位于盘锦市西郊,每年春节前后,都会有大片大片的冰排游移堆积而来,层层累累,气喘嘘嘘。彼时的阳光多半是疲惫的,懒懒地从天空西南角斜射下来,在冰排上扫出一道鲜明的  相似文献   
12.
钢琴演奏优雅动人,极具美感,但其要求演奏者各感官高度配合,造成了钢琴演奏入门门槛偏高的问题。演奏者是否能科学合理地将视觉、听觉、触觉三大感官协调配合,决定了钢琴演奏的上限。基于此,在系统论与协同学原理支撑下,研究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各自的作用与相互间的联系,根据视、听、触协同一致的演奏机制,在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通过四手联弹、慢速弹奏、“有琴无谱”、复调音乐等方式提高学生视觉、听觉、触觉三大感官系统的协作配合度,有利于提高钢琴演奏教学的效率,推动钢琴演奏教学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丹江口水库,静静地沉睡在暮霭晨光中,她即将化作一江清水,逶迤北上。她承载着中华民族50多年的梦想,北借南水,南水北调,从而缓解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短缺,优化我国的水资源配置;她承载着数以万计的移民干部用汗水与心血、拼搏与奉献、大爱与真情,为这一宏大工程、这一“国家行动”忘我付出、默默创造的壮丽事业;她承载着30多万库区移民,为国家这一战略工程所作出的牺牲,牺牲自己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土地,这里有他们的根,有他们的梦想,有他们的亲人,有他们的回忆……  相似文献   
14.
构建能源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对能源安全进行预测、预警,对保障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源安全由三部分组成:能源的供需安全,是指满足国家或地区生存与发展正常需求的能源供应保障的稳定程度;能源的效益安全,是指能源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区经济虽有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所致,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必须加以认真解决。对于个人住房贷救风险问题应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近年来,作为宏观调控措施,国家限制房地产开发贷款,鼓  相似文献   
16.
傩堂戏,是一种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民间剧种。它以酬神祭祀为主要目的。演出时头戴面具、身穿法衣、一般在厅堂内表演。在湘、鄂、川、黔边区,都有这种戏,贵州、四川称之为傩堂戏或傩坛戏;湖北、湖南称之为傩愿戏或傩戏。虽然叫法不同、表演上有细微差别,但其共同点是粗犷、古朴、源远流长,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 湘鄂川黔流传的土家族傩堂戏,是在远古先民的原始宗教、特别是祭祖活动、原始歌舞的基础上产生的。早期受到中原文化,特别是巴楚文化的直接影响;后期在元、明、清小戏发展高潮中,又受到了其它戏剧的影响,才逐渐形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戏剧形式。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的“中日第二次佛教学术会议”,于1987年10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中日双方代表团各由五人组成,中方是任继愈、杜继文、方立天、楼宇烈、杨曾文,日方是中村元、福永光司、鎌田茂雄、沟口雄三、荒牧典俊。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北京、南京、上海、安徽、山西、陕西等地的有关学者、教授多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罗国杰、李文海分别参加了会议的有关活动。  相似文献   
18.
释乌桓山     
乌桓山为中国古代一塞外名山,自汉初迄于曹魏四百年间活跃于今赤峰地区的乌桓族,同这座山镇有着不解之缘。本文拟就乌桓族称的由来以及乌桓民族的起源与乌桓山的关系,乌桓山的具体位置等具体问题,试陈拙见。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戏剧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戏剧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以“残酷戏剧”理论和“质朴戏剧”理论为其先导,其理论带有解构性、不确定性和反权威性。它鼓吹“非语言、非剧本”,视演员个人表演为艺术核心,主张以物质语言为戏剧的强力表现手段,强调表演要在冈观众的交流中实现。文章通过对具有仪表性剧作家和作品的介绍分析,将后现代主义戏剧的特征归纳为:发初期呈现的精神分裂症;同其它艺术品种的融汇和混合;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通过即兴、偶发、随机的表演,将生活在接搬上舞台;变革戏剧表演空间,打破戏剧演出场地界限;加强戏剧的行动性、参与性和政治性;取消剧本、摒弃语言,强调肢体语言动作;以及从题材内容到结构表现出的混杂与拼贴等等。作者认为,针对过去我们对后现代主义戏剧所知不多,时有误解,当前首要的是先从翻译、介绍与研究做起,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对后现代主义戏剧及其思潮有所辨识、有所选择、有所扬弃与吸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中华老字号"商标注册及企业品牌宣传等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对河北省27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商标的命名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老字号商标的英译现状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