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小企业日益增长的今天,传统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纪律,按照本法对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但目前由于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的监督权力未能起到真正的监管作用.本文针对小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2.
163.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珍贵文物,其中那件镈钟(见封底图版)更使考古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发生莫大的兴趣。镈钟通高92.5,钮高26.0、舞(顶部)52.8×39.8、口60.5×46.2厘米,重134.8公斤。钮作龙和夔龙成双对峙,雄壮有力;舞部、鼓部(钟体下部正中部位)和篆带(舞下鼓上部位)均浮雕成相互盘绕的龙形纹饰,动感强烈;枪(突出的小圆饼)五个一组呈“(?)”形缀于篆间,宛如花瓣。一眼看去,既浑厚凝重,又精巧华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古代青铜工艺品。  相似文献   
164.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古代中国的三大发明,加上造纸,算是四大发明。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这些概念现在已经普及到少年儿童的读物,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头言语,被全国人民引为回忆过去的光荣情感和鼓舞未来的滋补力量。我们的祖先,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程中,是有过贡献的,我们有信心,我们自己这一代,我们的子孙后代,会以更充沛的  相似文献   
165.
篮球运动     
还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在纽约登陆的五百年前,尤卡坦的马阳印第安人曾进行过同篮球非常近似的游戏。马阳人设篮于墙壁上,篮圈同墙壁垂直,将球投入篮内。但这些都只是人类学者和考古学家根据一些艺术遗迹而推论出来的,是没有文字记载的。篮球运动真正有文字记载的,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它起源于美国。创始人是美国麻省春田青年会学校教授詹姆士·奈史密斯。为了把球类活动移向室内,他在对当时室外的球类游戏进行了仔细研究后,便在体育馆内二端墙上离地面十英尺高的地方钉上两个篮子或者水果竹筐,用一个足球作为篮球,把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二队,将球投进篮筐,以投得准来决定胜负。由于它是用向篮子里投球的方法来进行的,所以被称为篮球,当时也有叫它为“筐球”的。  相似文献   
166.
哲学方法学     
哲学方法学是我国哲学界一些同志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涉及哲学基本学科建设的重要见解。 以往,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在谈到哲学方法时,普遍重视的是辩证的方法,甚至有一些人还把它完全同整个哲学方法等同起来。五十年代以来,中国、苏联有的哲学家指出,不仅辩证法是方法,而且唯物主义也是方法。这一见解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得到苏联哲学界较多人的承认,我国哲学界对此也有一些人予以了注意,并开展了研究。这些,就为改变哲学方法只有一个的认识和开展哲学方法学的研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同时,近年来人们在对当代系统论的研究中,也普遍注意到了其方法论功能,一些同志并认为应当把系统方法上升为哲学方法来看待,这同样引起人们对哲学方法的重新思考和认识。在我国,促使人们对哲学方法展开广泛研究的还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中,有的同志认识到毛泽东向志关于哲学方法的思想是很丰富的,  相似文献   
167.
《文史哲》杂志最近公布了该刊2004年度“名篇奖”获奖篇目,葛兆光的《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2004年第1期)、方立天的《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2004年第4期)入选。葛文认为,直到宋代,由于北方辽、西夏和后来金、元等异族  相似文献   
168.
作者一海知义现任日本神户大学教授。他曾在《中国研究》杂志上陆续发表多篇有关日本著名学者河上肇(1879—1946)与中国革命的资料性文章,如《关于被译成中文的河上肇著作》(1979年2月)、《河上肇与中国的革命家们》(1979年4月)、《“五四”时期的河上肇》(1980年3月)等。本文刊于《中国研究》1980年5月号上,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69.
桑旦东知 《中国藏学》2023,(1):109-118+216-217
藏传佛教后弘期,西藏本土翻译家接续前弘期的译经事业,且以更大规模译介佛学经典,巴蔡·尼玛扎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译著不仅是了解这段翻译史的重要线索,也是探究后弘前期般若中观思想在西藏实现本土化、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文章从诠释学的视角,结合各类文献资料,对巴氏所译文本的类别、特点及跋文等作了“翻译考古”式的梳理和考察。研究表明:首先,巴蔡共译42部显密经典,根据所译文本体量显示出其“重中观、倾应成”的翻译旨趣;其次,他对龙树、提婆及月称所著中观经典的翻译会特别采取“译校”“译订”或“订校”两道工序;再者,基于《明句论》修订鲁氏所译《中论》,即知其宗旨所归为应成见,自此拉开了藏传佛教般若中观思想从“自续”转向“应成”的序幕;最后,借由翻译进一步推动了般若中观思想在西藏实现本土化、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