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5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1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15篇 |
人才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80篇 |
理论方法论 | 18篇 |
综合类 | 138篇 |
社会学 | 41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松辽文化”是众多反映东北区域文化名词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松辽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从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 ,直至近当代 ,囊括了不同时期汉族及众多北方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多样性、多层次性 ,兼容并蓄、多神崇拜 ,以及刚健、磊落、激昂慷慨而悲壮的格调 ,洋溢着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乐观大度、淳朴豪爽的精神风貌 ,等等 ,铸就了松辽文化的地域特征 ;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对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及中华文化传统的形成、松辽文化对东北亚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影响 ,等等 ,决定了松辽文化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2.
该文从《数学分析》课程出发,根据《数学分析》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提炼出适合数学类专业低年级本科生的科研训练课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定合理的实施办法及考核评价标准。训练过程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增强爱国意识。该训练过程为学生后续参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3.
世界遗产是旅游的重要资源,如何看待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怎样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是旅游业发展的命题之一。本文主要从合理营利与有损公益、大包大揽与保护利用、违法利用与过度开发、遗产产业化与不利于保护、合理营利与有损公益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澄清认识,推进遗产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4.
55.
56.
57.
译者的话享誉世界的波斯苏非大师贾拉尔丁·穆罕默德·穆拉维(J.M.Moulavi,称号鲁米,1207—1273年),在蒙古大军西征、克巴格达、灭阿拉伯帝国(661—1258年)的战乱年代,呕心沥血,用10余年时间,精心创作的长篇叙事诗《玛斯纳维》(Mathnavi,6卷本,共51000余行),可谓集以往数百年波斯苏非神秘诗之大成,继往开来,不愧为里程碑式的伊斯兰经典名著。这部鸿篇巨制凝聚了诗人的全部智慧和学识,被苏非派奉为稀世珍宝,称赞它是“知识的海洋”、“波斯的《古兰经》”。已有上千年发展历史的伊斯兰教,其经籍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何以唯独《玛斯纳维》享有… 相似文献
58.
穆鸿利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
忽必烈在蒙元史上是个令人瞩目的杰出人物之一。自成吉思汗以来,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终于由忽必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而且在元朝开国史上,他又进行了多方面的卓有成效的改革,其礼贤下士,知人善任;鼎新革故,推行汉法;安业力农,改革币制,都为元朝的振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无愧为我国13世纪蒙元史上的改革家。 相似文献
59.
二十世纪的西班牙政治生活中,左派和天主教的冲突始终占主导地位。教会在西班牙既是稳定秩序的堡垒,同时也是各左派政党取得合法地位并图谋取得政权的最重要障碍之一。1939年,佛朗哥获胜以后,教会和天主教成为西班牙政体的主要思想支柱。最近四十年来,尽管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天主教教会的存在及其影响仍然继续给西班牙带来紧张和麻烦。 相似文献
60.
关于印度封建主义的概念,在近年来学术界对印度殖民地以前时期的历史研究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这个概念虽然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但莫不以西欧的封建制度作为它的参照模式。有人强调印度封建制度与西欧的非常相似,而另外有人则认为它与西欧的模式相去甚远。争论中提出来作为对比的论点都集中于封建领主制和贸易的作用这两个问题。本文对“印度封建制度”这个概念是否能成立表示怀疑。作者根据中世纪欧洲和中世纪印度两者所处的生态环境和具有的社会结构,对比了它们的农业生产过程,从而作出结论:两者之间绝无相似之处,将它们进行类比是毫无意义的。他认为,殖民地时期以前的印度社会,不象中世纪欧洲在结构上全体农民都依附于贵族那样;它的特点是自力的或自由的农民生产。下面为该文的摘译。小标题为译者所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