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233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12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453篇
理论方法论   98篇
综合类   1197篇
社会学   192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类实践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逐步提升的价值实践过程.价值自觉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和理解了自身活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以后,具有较为明确的价值指向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活动状态.幸福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价值追求.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由自发到自觉地追求幸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证明:党的价值追求已从建党初期为了自身解放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朴素认识和价值自发,发展到了对实现好和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民生幸福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自觉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22.
论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个体道德素养 ,是市场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道德理性基础 ,是维持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必需的行为准则。如果整个社会不能确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理性来作为人们共同的“内在道德律令”和“外在行为准则”的基础 ,那么 ,市场经济就会失去主体行为的道德文化支撑 ,市场经济必要的运行秩序就难以建立 .因此在市场经济秩序建立过程中 ,培养和铸就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即经济人对经济活动应有道德素养的信仰和对自已行为自觉自律的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道德理性基础作为支撑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文化力 ,其作用形式主要表现为 :经济行为的导向力、经济个体的激发力、经济组织合作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3.
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科学发展观从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阐述,论证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24.
薛世昌 《兰州学刊》2011,(4):190-194
和所有的民间歌谣一样,西和乞巧歌里有着大量的赋比兴之艺术手法,且以赋的大量运用最为普遍最具特色。西和乞巧歌中赋比兴的运用,根源于西和乞巧歌创作身份的民间性、语言追求的质朴性及物象意象的生活化。西和乞巧歌以赋为主的"原生态言说",对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中突出叙事、多用叙述的民间化写作与口语化写作,具有一定的艺术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5.
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的时代。21世纪的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法制观念等都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搭建起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必须坚持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26.
宁都会议是继赣南会议之后,苏区中央局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指导,控制下召开的一次具有严重错误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展了所谓“中央局从未有过的反倾向斗争”,排挤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正确领导,使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进一步贯彻执行,给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仅对会议召开的起因、时间以及“宁都会议夺军权”之说作一探讨和考证。  相似文献   
2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标志性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其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其理论特色:一是从理论的指导性看:“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二是从理论的时代性看:“三个代表”以鲜明的时代特色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又一座丰碑;三是从理论的继承性看:“三个代表”的理论基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四是从理论的创新性看:“三个代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基础、灵魂和本质,标志着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与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在联系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8.
从GDP崇拜到GNH关怀,是发展观的转变,其实质也是对幸福的一种崭新诠释和评价标准的转变。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极组成的GNH关怀发展理念,已成为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和行政理念:彰显以人为本的伦理理念、匡扶公平正义的基本道德、尊重个体发展的主体价值、凸显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伦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9.
本文首先通过对时空的考察,指出时间是内时间,空间是外空间;其次通过对现实与经验的区别,指出内时间是不可测量的,经验中可测的时间是内时间外化的结果;最后,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之四维时间的探讨,开启了从一维时间到三维时间的超越.  相似文献   
30.
庄子的齐物思想在整体上浑融一体,但其中又有层次可循。"万物本齐"是在肯定万物各自差异性的同时强调万物在本源上的一致,从而为"是非一齐"提供理论上的基础。"天人之齐",实质上是通过齐是非而对万物本然状态的复归。这三个层次共同包含了"不齐"与"齐","无物"与"物"的巧妙辩证,也生动地构成一种递进中的循环,超越中的复归。最后,齐物思想的最彻,是天人无分,"齐"物"同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