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2003年12月16日,广东省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改制,实行国有产权转让,以一元钱的象征性价格“卖”给了本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标志着这家由省政府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公司,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终于实现整体改制,转变为自然人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自主独立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真正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据了解,这是广东省属企业集团首批整体改制的4家试点企业中,继深圳华强集团之后第二个完成整体改制的企业集团,在省属企业集团整体改制中首次采取零资产转让方式改制。国企低价卖出可能导致的后果国企改制过程中的自卖自买、…  相似文献   
62.
文章通过全面审视中国渐进性制度变迁过程,分析了导致土地财政产生的制度变迁激励和政府行为选择,并以广东省的实际数据佐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格局、预算内财政压力的制度环境的综合作用,是促使地方政府迈向土地财政的背后推力。因此,土地财政的最大风险是危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治理土地财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3.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诸多理论问题的讨论中,劳动力是不是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以后还有没有按劳分配等问题,皆存在特殊的难度。因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还会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问题,容易导致政治上的错误。但我国理论界不避嫌疑,一直有学者在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从已有理论和现实联系起来考察,发表我们的见解。一、“劳动力市场”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结果大家知道,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论述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一定量的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历史条件。马克思…  相似文献   
64.
构建沪-杭-甬组合城市的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杭州湾上海、杭州、宁波等六城市,城市之间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密切,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形成了沪、杭、甬之间的两小时交通"金三角"区.当今世界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在各地兴起,杭州湾地区沪、杭、甬完全有可能形成组合城市.  相似文献   
65.
“赶考”精神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持续追问,从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观察中,从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历史观照中,从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突出共产党人应然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它既有着鲜明的历史延续性,也有着明确的时代指向性。它象征着新时代“革命者”永葆初心的斗争状态,也展现为新时代奋斗者勇往直前的奋进姿态。通过探究“赶考”精神的历史逻辑与理论衍化,厘清其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价值地位,聚焦百年大党英勇无畏、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和艰辛跋涉、执政为民的历史态度。我们既要有矢志不渝、崇高远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想信念,也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与自觉。同时,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中,面对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所处的百年大变局与战略机遇期,以及新时代治国理政的艰巨任务,“赶考”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创造伟大发展奇迹的精神支撑,更是深刻体现出伟大民族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它既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对当年“延安窑洞之问”的持续回应,也展现了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持伟大自我革命的意志与决心。  相似文献   
66.
在"万物互联"的"后机器学习"时代,人工智能以增强人类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生命样态而存在,搭建起了主流意识形态直接起作用的媒体环境.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创新,必然要主动契合这一智慧生态语境的现实变化,全面剖析人工智能融入教育生态的合理性,理性研判拟人智慧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和思想教育活动的时代意义与技术困境;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的智慧化发展趋势,充分观照人工智能生态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所体现的学理意味,科学重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场景、主体关系、传播层次与伦理关怀,确保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育人与"智慧育人"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6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