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6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9篇 |
劳动科学 | 5篇 |
民族学 | 5篇 |
人才学 | 8篇 |
人口学 | 12篇 |
丛书文集 | 54篇 |
理论方法论 | 32篇 |
综合类 | 152篇 |
社会学 | 35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61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公主和亲作为一种政治手段由来已久,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各个诸候国之间就常用和亲来相互结好或制衡。在以后的大一统朝代,也不断有公主和亲,她们受命运嫁到塞外不同的边陲,走的是同一条艰辛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104.
105.
戴钢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F0002-F0002,F0003
对制度安排进行伦理思考和道德规范。是伦理学的热点话题。倪愫襄教授的专著《制度伦理研究》正是这一课题的研究成帛。是作者对制度安排所做的伦理思考.非常有新意。 相似文献
106.
史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如何创新 ?1、要有勇气 ,敢做“天下文章第一篇” ;2、要善于独辟蹊径 ,见人之未见 ,言人之未言 ;3、做学问要有独立人格 ,担当社会责任 ;4、学术研究要掌握科学系统的方法 ;5、以学术大师为楷模 ,朝德、才、学、识兼备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07.
市场经济有天生的趋利性 ,加入 WTO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后的我国企业更要确立“诚信为本 ,遵守商业道德”的经营理念。文章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有悖于市场经济德治要求的突出表现进行了深刻反思 ,呼吁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德治体系 ,并及时推进德治经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8.
张询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1):142-146
格式条款是我国合同法中新规定的一种合同条款,由于其具有特殊性,极容易造成不公平,因此,必须对其加以强制规定。文章对格式条款效力的立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格式条款效力规制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09.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研究现存政策、理论与实践三种取向。主流政策派聚焦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顶层设计,围绕其历史必然性、提出必要性、实施机制、规避误区展开论述。学术理论派重点关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内涵与立论基础,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涵意蕴,形成整体与内部二维视角解构,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论、百年乡建承继论、城乡融合发展论、外部风险应对论与“和”文化继承论等立论基础,并瞄准农民村庄复合向度探讨其内生动能。基层实践派主要关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保障,认为应以县乡村三级干部、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实践主体,根据其各自定位承担不同职责,实现优势互补。然而,作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主体的农民却被排除在话语体系外,导致政策、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断裂。此种断裂与理论阐发、现实关涉、国际对话缺位等共同构成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理论深化与实践效能提升的制约因素。因此,未来研究应聚焦农民、理论、现实、对外和整体视角,提升研究实效性、学理性、针对性、包容性及系统性,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践—理论—政策”大循环。 相似文献
110.
在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有效测度中国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6年旅游业环境效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地统计学分析法,进一步揭示旅游业环境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大部分省份的旅游业环境效率不高但增长趋势明显,且省际差异显著;旅游业环境效率呈空间正相关且空间分布格局较为稳定;旅游业环境效率的区域差异不断扩大,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是旅游业环境效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旅游业环境效率的高值极核中心集中在东部发达省份,呈现出由东北向东南方向迁移的特征。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营造责任利益共同体,健全环境管理机制以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完善环境约束体系以提升应急预案执行力,从而缩小旅游业环境效率的区域差异,推进旅游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