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356篇
社会学   244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张爱玲对《红楼梦》及研究的“疯狂”,是其学术专论《红楼梦魇》的非学术隐义的表征。她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时悲剧本原的演绎方式,将评点和考据《红楼梦》作为间接诉情文本,消解其时时代与人性的悲剧感。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给了我们一个解构其人其文的新视觉。  相似文献   
132.
刘备手下得力干将徐庶足智多谋,是蜀国不可多得的人才。曹操为召徐庶。费尽心机。他设计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并让人模仿徐母的笔迹,致书徐庶。徐庶早有雄心大志,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他经历千辛万苦,才找到刘备这位“英主”,认为遇到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好机会。但当他接到那封伪造的母亲来信时,不由得长吁短叹、泪如泉涌。为尽孝母之心,他立即向刘备辞行,到许昌拜见母亲。徐母一见徐  相似文献   
133.
《文学自由谈》1986年第二期发表了关于现实主义概念讨论的不同文见。邹平在《现实主义是不够用了吗?》一文中论述:作为一种文学精第(或日美学原则),现实主义远没有到了不够用的地步。因为在如何理解艺术和现实的审美关系上,现实主义是迄今为止唯一正确地作出了回答。现代主义从整体上来看却是颠倒了艺术和现实的审美关系。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现实主义确实有着自己的局限性,当它把文学反映现实的方式限定在以生活本来面貌来反映生活的尺度里,它便获得了一种与其他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4.
美国的民主     
美国民主的主要特点是参政,即在作出政治决定时应该有公民参加.按照杰佛逊的说法,参政既是一个过程,即选举和影响政府官员的一种政治活动,又是一个结果,即反映民意的政府的政策.美国的政治制度看上去似乎为人们提供了特别多的参政机会.但在1976年选举总统时,却只有53.3%的选民参加投票,参加选举地方官员的人数更少.能称得起"党的积极分子或竞选积极分子"的人只有15%左右.美国的民主不是直接民主,而是选出政府官员  相似文献   
135.
继古典名著《红楼梦》输入电脑之后,我校古典名著电脑软件研制组又于今年寒假组织师生把《全唐诗》输入电脑。《全唐诗》收录了唐朝三百年间的四万八千多首诗,作者有二千二百多人。全书共有二十五册,九百卷,一万多页,存入电脑的原文记录有十六万条,现已完成近三分之二。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北大副校长朱德熙教授打电报给研制组,指出这项工作没有人做过,值得做。国家语委、中国社科院等机关也来信联系。《深圳特区报》、《光明日报》等也先后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136.
中国先秦儒道美学的特点是,在不同的价值关系模式中建构起了丰富的美感论.其中,儒家确立了以"中和"为美的价值关系模式,道家确立了以"合道"为美的价值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37.
唯识宗、禅宗对"境界"理论的构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倩月 《学术交流》2005,(4):143-147
"境界"是中国文艺批评中的重要理论范畴.不同佛教宗派的境界理论对中国文艺批评境界理论的形成有着多重的构建性作用.特别是法相唯识宗的境界观构建了中国文艺批评境界理论的结构性心理空间.中国禅宗则使这一空间转换为审美境界,从而完成了对中国文艺境界理论的基础性建构.  相似文献   
138.
关于隐私,我们经历了三个时代. 早期,拒绝隐私.曾经它是被我们讳莫如深的一个词,几乎和"作风问题"同义.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一个有隐私的人,就等同于一个复杂的人,一个藏污纳垢的人,一个小人;  相似文献   
139.
在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的整体性研究视角之下,明代的民歌批评具有民俗批评的特点,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民俗学内涵。明代知识分子视民歌为民俗歌谣,具有鲜明的"以歌存史"的观念,他们对民歌所作的采录、解释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明人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习俗,对于今天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