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在传统中国基层社会管理中,家训家规是落实道德观念的主要路径,是民间社会实现自我管理的基本依托,是国家法律最终落实的必要载体。家训家规将温情化管理与惩罚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管理的最佳效用,并能寓管理于福利之中,化管理于日常生活,润物细无声地实现管理。当今创新社会管理应重视家训家规在弥补政府社会管理不足,将法治建设落到实处以及降低社会管理成本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2.
影响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要素包括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保障机制几个方面。文化建设型塑国家认同,奠定社会治理文化基础,并以价值观指引、评判社会治理;组织建设重在选任品行高尚有威望的管理人员,以组织福利凝练利益共同体进而形成治理共同体;制度建设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进而实现因地、因时、因俗而治;官府为基层治理提供最终保障。这些对今天提升治理效能具有重要借鉴。针对当前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应以化礼成俗、善恶评判加强道德建设;把好基层组织用人关,大力发展治理微组织,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作用,发展集体经济,夯实治理共同体基础;增强人们的熟悉度以筑牢基层治理的感情基础;增强村规民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